门前车迹稀稀落落:指家境贫寒,很少有人来访问。
夕阳西下,榆树影子又长又瘦:形容夕阳下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
五千仞的太华山:指太华山的高耸壮丽。
森严而灵秀:形容太华山的景色既雄伟壮观又美丽动人。
达官贵人纵然不赏识你,可是哪能锁得住我的口?:表达自己不受他人评判的态度和自信。
奉礼郎:指官职,表示自己曾经有过一段光辉的时光。
面黄肌瘦,如同任人摆弄的刍狗:形容自己的形象憔悴不堪,像被人任意摆弄的狗一样。
佩带铜印,贯穿着黑丝带的印绶:形容自己身上佩戴的官印和印绶,显示自己曾经的地位和身份。
奴婢受人颐指气使,只能乖乖地替人捧簸箕拿扫帚:比喻自己被人欺凌,只能顺从地为他人服务。
老天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能睁开,也让我这把沉沦的古剑大声一吼:表达自己希望能够改变现状,挣脱束缚的愿望。
《赠陈商》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贺在担任奉礼郎期间与陈商的交往情况。根据吴企明的观点,这首诗可能是在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六年(811年)之间创作的,而闵泽平则认为它是在元和六年(811年)冬天写的。在这段时间里,李贺在长安担任奉礼郎,与陈商成为了朋友。当时的陈商还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生活非常贫困,但李贺却喜欢与他一起游玩,并非常尊敬他。 《赠陈商》创作背景详情»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汉族,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他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郑王李亮的后裔。
李贺被誉为“诗鬼”,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三李。他的诗集《昌谷集》流传至今。
李贺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受赞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抑郁感伤和焦思苦吟。他在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的职位,回到了昌谷。然而,他在27岁的年纪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