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进行的解读。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在边塞异地对人生的哀怜,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的厌倦。词中描绘了纳兰性德在边塞度过的几个月,面对着连绵的阴山和漫天的黄沙,他的青丝迅速花白。在睡梦中,他不免会魂飞故里,重温家中金碧辉煌的屈戍。他恍惚中看到妻子头戴玉鸦叉,缓缓展开画轴,画轴上或许描绘着她日夜思念的人。妻子的花容似乎因思念而瘦损,令人产生怜惜之情。
词中的“阴山”一词一方面是实指,即现实中的阴山,但在古代诗词中,这一形象已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阴山是汉胡分界的地理标志,也是中原与蛮荒的分野处,文明与野蛮的交汇点。在这样的地方,读书人,尤其是受到汉文化影响的读书人,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怅惘,表现出失去归属感的情绪。这是纳兰性德每次出使途中所写词中典型的心理。
上片描写了边塞的现实景象,下片则描写了梦中的家居景象。读者在阅读这首词时,能够感受到纳兰性德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边塞诗词属于古代诗词的一个支流,边愁主题则属于悲一类。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也属于这一类别。词通过描绘“北风”、“晚烟”、“戌垒”、“斜日”等边塞景象,将塞外的荒凉与词人内心的凄怆融为一体,凄凉中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