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怀古的赏析

赏析
《秣陵怀古》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诗,通过描写秣陵的景色和对明朝兴亡的议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朝代更替的理解。

诗的开头,纳兰性德以借景抒情的方式,描述了秣陵的凄凉景象:“山色江声共寂寥”。秣陵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但如今却变得寂静无声,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诗人的思绪不仅停留在眼前的秣陵,还联想到了北京郊外的“十三陵树晚萧萧”,晚风吹过明皇陵,只有树叶微微作响。这两个景象都是一片萧索,暗示了明朝的覆灭。

接下来,诗人直接揭示了全诗的主旨:“中原事业如江左”。他认为,曾经统治全国的明朝政权与历史上偏安于长江下游以东的六朝政权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腐朽黑暗、荒淫逸乐,民不聊生,都是一再地重蹈历史的覆辙。通过一个“如”字,诗人将看似对立的“中原”与“江左”等同了起来,得出了结论:“芳草何须怨六朝”。他认为人们何必总以芳草来感伤六朝的消亡,后来的朝代更替不也都是如此。在他看来,清朝取代明朝是顺应历史发展的。

整首诗的描写跨度很大,既有空间上的跨度,又有时间上的跨度。纳兰性德通过描写秣陵和北京的景色,将历史的兴衰变迁融入其中。他以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待世事的沧桑变化,突破了以往金陵怀古之作的旧框架。这种将景色描写和议论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的《秣陵怀古》通过描写秣陵的景色和对明朝兴亡的议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对朝代更替的理解。诗歌以广阔的历史视野和独特的写作手法,展示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文: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写景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