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纳兰的一首词进行解读。这首词是一首怀古之作,通过借用古人古事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词中描写了隋炀帝的奢华腐败和昏聩无能,表达了诗人对现在和过去的感慨。
词的第一部分以王世禛的《红桥风物》为开篇,描绘了红桥的景色。红桥坐落在绿杨城郭之间,登上桥后四望,诗人徘徊感叹,也陷入了自己的迷惘之中。这种情感被称为怀古。除了怀念过去的明月,诗人还怀念长堤上的锦缆。前者是自然景物,指的是明月照耀下的扬州;后者是社会景物,指的是隋炀帝巡游至汴京时,锦帆经过的地方,香气弥漫的十里场景。徐凝在《忆扬州》中写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汴水年复一年,水调声声。眼前的景物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上半部分的描写以“无恙”二字作为结尾,说明一切都没有改变。那么,当年帝御龙舟和萧妃凤舸经过汴水,巡游江都的情景又如何呢?
接下来,诗人在长堤上看到清瘦的绿杨树,不禁想起曾经为牵系锦帆的彩缆。现在所能看到的景象都被忧思所笼罩。隋帝建造的迷楼已经和宫女的玉钩一起埋葬。下半部分通过对比长堤上的锦缆和清瘦的杨柳,说明江上的景物依旧,但现在的人事已经完全不同。诗人用玉钩和迷楼来表示对过去人和事的哀悼,表达了对古代的思念之情。整首词以红桥之名,将哀乐交织在一起,与原作中的徘徊感叹相呼应,表达了诗人的怀抱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