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绝句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唐代东北边塞营州的生活情趣。营州地处东北边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风俗犷放。诗人通过描写边塞少年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展示了边塞生活的风情。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来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是粗野的儿戏。然而,在营州这样的边塞地区,这些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当地的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从小就接触牧猎骑射的风气,培养了好酒豪饮的习惯,掌握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深受这种习尚的影响,培养了粗犷豪放的性情,不禁在城镇附近放纵地打猎。诗人通过观察这种似乎是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看到了边塞少年们向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并对此表示了十分欣赏。诗中的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穿着狐皮袍子的他们可爱而迷人,喝酒却不醉,展现了他们豪放的性格,十岁就能骑马,显示了他们勇敢的一面。这一切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在于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毫不犹豫。诗中的细节描写真实而夸张,少年的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练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代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并不多见,因此这首绝句显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