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歌·边头春未到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支曲子最初在金人统治区域流传,后来随着金兵的南侵传到宋朝边境。金人在饮牛马时用横笛吹奏这首曲子,不需要鼓乐伴奏,也不用牙板节拍。乐声极其凄凉悲壮,金兵统帅兀术特别喜欢这首歌曲。每当两军对阵时,一听到这首曲子的吹奏,就能激发斗志,战斗不停。

边塞的春天还未到,积雪覆盖着交河的大道。黄昏时,落日的残照映照在白茫茫的沙漠上,边塞的烽火台高高耸入白云之间,显得很渺小。孤雁失群,发出悲鸣的声音,明月低悬在陇山上,戍边的将士思念家乡的泪水悄然湿透了他们的军衣。不知不觉间,岁华已经过去了。

注释:饮马歌:词牌名,最早见于曹勋的词,起源于金国。《松隐乐府·序》记载,金人放牧时,饮牛马时就用横笛吹奏这首曲子,没有鼓乐伴奏,声音非常凄凉。这首曲子单调,共有三十四个字,八句六仄韵。

交河:古代的一个县名,治所位于今天的新疆吐鲁番西北的交河城故址。这里泛指塞外地区。

塞烽:指塞上的烽火。

岁华:年华。


诗文: 此腔自虏传至边,饮牛马即横笛吹之,不鼓不拍,声甚凄断。
闻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
暮沙明残照,塞烽云间小。
断鸿悲,陇月低,泪湿征衣悄。
岁华老。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哀叹边塞写景生活饮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