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依、登临感怀的情感。词的上片以“人生如梦”开篇,作者感叹自己身处梦中,比喻自己的生活如同转烛、飘蓬一般。既然人生如梦,作者认为不如常常处于梦中,因为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归故国、重拾旧欢的可能。然而,作者却发现在现实中寻找过去的痕迹,却只能看到物是人非,这使得他的怅恨更加深重。作者的心愿难以实现,怅恨无法消散,这一切似乎是天意,他只能在这悲苦寂寞的现实中无可奈何地唤奈何。上片的三句词句感慨,字字表达了作者对怀念过去和残酷现实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现了作者愁恨难以消散、无可奈何的悲痛心情。
词的下片以描写景色开始,作者通过描写眼前的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作者将眼前的景色比作心中的境界,他的心如同池台,充满了对待月的思念,然而思念却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有了“空逝水”的叹息。一个“空”字,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凄凉。作者所见的“荫花楼阁”也许是他心中的梦境,所有美好的景色都被夕阳映照出一片凄伤,这也许是作者在梦中回归故国时的心境。词中的“登临”二字是重要的词眼,所有的感伤也许都是由于“登临”而引起的,登高望远,怀念故国,然而故国已经失去,怅恨无尽,各种忧思和烦恼纷至沓来,于是“泪沾衣”。然而,作者在这里又用了“不惜”二字,表达了他的深意,他不仅写出了亡国失家后必然的愁苦,还表达了他悔恨自责、宁愿多承受这种锥心之痛的复杂情感。因此,“登临”也许是已经登上了高处,正在登上高处,但恐怕更多的是还要继续登上高处,苦楚也将继续加深。作者复杂的心境通过一句话得以表达,更加婉转凄切,真实而深刻。
整首词前半部分直接明了,后半部分则曲折含蓄,两者相得益彰。虽然情调稍显低沉,但情感真挚,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