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zhuàn
    zhú
    piāo
    péng
    mèng
    guī
  • [
    dài
    ]
  • zhuàn
    zhú
    piāo
    péng
    mèng
    guī
    xún
    chén
    chàng
    rén
    feī
    tiān
    jiào
    xīn
    yuàn
    shēn
    weí
  • dài
    yuè
    chí
    tái
    kōng
    shì
    shuǐ
    yīn
    huā
    lóu
    màn
    xié
    huī
    dēng
    lín
    gēng
    zhān

原文: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相关标签:写景抒怀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真是世事变幻莫测,像那风摇烛火一样飘忽不定,又像是漂流的浮萍一样,最终只是如梦一场,想要寻找往昔的旧痕,可已是物是人非,能到哪里去寻找呢?隔着重重山水。这就是天意如此吧。让我的内心所想与实际情况相反。
我站在池塘上,看着流水无情空自流淌,那高大楼阁的阴凉遮住了花草树木,我注视着傍晚的阳光,眼前满是夕阳的余晖,登高望远,再也看不到往昔熟悉的身影,看不到日思夜想的古国山河,我禁不住流泪满面,任那泪水沾湿衣襟,就让他痛快地流个够吧。

注释:
转烛:风吹烛火。这里用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唐代杜甫《佳人》中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之句。
飘蓬:飘动的蓬草,这里比喻人世沧桑,飘泊不定。蓬,蓬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枯后根断,遇风飞旋,故又称飞蓬。
陈迹:过去事情遗留下来的痕迹。怅:怅惘,不如意。
教:让,令。
待月:这里暗指夜深人静时情人私下约会。池台:池苑楼台。逝水:逝去的流水,常用来比喻已过去的时间或事情。
荫花:《全唐诗》中作“映花。荫,隐藏,遮挡。漫;同“谩”,弥漫。斜晖:傍晚的光辉。南朝梁简文帝《序愁赋》中有句:“玩飞花之入户,看斜晖之度寮。”
沾:沾湿,浸润。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依、登临感怀的情感。词的上片以“人生如梦”开篇,作者感叹自己身处梦中,比喻自己的生活如同转烛、飘蓬一般。既然人生如梦,作者认为不如常常处于梦中,因为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归故国、重拾旧欢的可能。然而,作者却发现在现实中寻找过去的痕迹,却只能看到物是人非,这使得他的怅恨更加深重。作者的心愿难以实现,怅恨无法消散,这一切似乎是天意,他只能在这悲苦寂寞的现实中无可奈何地唤奈何。上片的三句词句感慨,字字表达了作者对怀念过去和残酷现实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现了作者愁恨难以消散、无可奈何的悲痛心情。

词的下片以描写景色开始,作者通过描写眼前的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作者将眼前的景色比作心中的境界,他的心如同池台,充满了对待月的思念,然而思念却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有了“空逝水”的叹息。一个“空”字,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凄凉。作者所见的“荫花楼阁”也许是他心中的梦境,所有美好的景色都被夕阳映照出一片凄伤,这也许是作者在梦中回归故国时的心境。词中的“登临”二字是重要的词眼,所有的感伤也许都是由于“登临”而引起的,登高望远,怀念故国,然而故国已经失去,怅恨无尽,各种忧思和烦恼纷至沓来,于是“泪沾衣”。然而,作者在这里又用了“不惜”二字,表达了他的深意,他不仅写出了亡国失家后必然的愁苦,还表达了他悔恨自责、宁愿多承受这种锥心之痛的复杂情感。因此,“登临”也许是已经登上了高处,正在登上高处,但恐怕更多的是还要继续登上高处,苦楚也将继续加深。作者复杂的心境通过一句话得以表达,更加婉转凄切,真实而深刻。

整首词前半部分直接明了,后半部分则曲折含蓄,两者相得益彰。虽然情调稍显低沉,但情感真挚,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五代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五代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五代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