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云一涡》原文赏析

  • cháng
    xiāng
    ·
    yún
  • [
    dài
    ]
  • yún
    suō
    dàn
    dàn
    shān
    ér
    báo
    báo
    luó
    qīng
    pín
    shuāng
    dài
    luó
  • qiū
    fēng
    duō
    xiāng
    lián
    wài
    jiāo
    sān
    liǎng
    cháng
    rén
    nài

原文: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相关标签:秋天夜晚写雨女子相思恋情长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盘起一束头发,插上一根玉簪,穿着清淡颜色的上衣和轻盈的罗裙,不知为何皱起眉头。独自站在窗边,风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几棵几棵的,这漫漫的寂寥长夜让人无从应对。

注释:长相思:此词调名在曾慥《乐府雅词》中作《长相思令》。
云:指妇女蓬卷如云的头发。
一緺(wō):即一束。一说緺,读为guā,意为青紫色的绶带(丝带)。这里指饰发用的紫青色丝带。元薛惠英《苏台竹枝词》中有句:“一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
玉:这里指插在女子头上的玉簪。梭:萧本二主词中误作“梳”。梭,原是织布用的梭子,这里用以比喻玉簪。
淡淡:指衣裳的颜色轻淡。
衫儿:古代女子穿的短袖上衣,又称衫子或半衣。
薄薄:指衣裳的质料轻薄。
罗:丝罗,这里指用丝罗制成的裙子(下裳),即罗裙。
颦(pín):皱眉。黛: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
黛螺:《龙洲集》中作“翠娥”。黛螺,又名黛子螺。古代女子画眉用的螺形黛黑,亦称螺黛。因其用来画眉,所以常用以作妇女眉毛的代称。
相:指雨声和风声,相互应和,交织一起。 《长相思·云一涡》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煜在南唐后期的生活环境和创作主题。李煜是南唐后主,他生活在奢华的宫廷中,没有太多的忧心事。他经常关注宫廷中男女之间的情感,因此他的词作中多反映了帝王生活中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和男女情爱。这首词应该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当时他还没有经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所以作品中充满了豪华和浪漫的氛围。这个背景为他后来的作品奠定了基础,因为在后来的岁月里,他经历了南唐灭亡和被俘的痛苦,他的创作主题也逐渐转向了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长相思·云一涡》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秋夜中的愁思和闺怨之情。

首先,词中的“云一緺,玉一梭”两句,通过描写女子的发式和头饰之美,展现了她的清新和形象。这种用语清新而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词中的“淡淡衫儿薄薄罗”一句,续写了女子淡雅的衣着。虽然没有明写她的容颜,但通过比喻和衬托,从侧面描写出了她容貌艳丽和气质高雅的特点。尤其是使用了“淡淡”和“薄薄”两个叠词,别具一格,展现了作者的匠心和新意。

然后,词中的“轻颦双黛螺”一句,描写了女子淡妆的表情。她轻皱双眉,似乎蕴含着幽怨和相思之情。这句话突出了女子愁思不解的容态,增强了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用了“轻”字,适合表现悠长而不过于强烈的幽怨,与整篇词的轻淡风格相协调。

接下来,词中的“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一句,描写了一个秋天的雨夜。秋风本就催人愁思,而雨又加重了这种凄苦。作者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环境,以及风催残叶、雨打芭蕉的情景,增添了秋夜愁思的凄苦和孤寂感。

最后,词中的“夜长人奈何!”一句,仿佛是女主人公发自心底的深长叹息。这句叹息落在歇拍上,点到即止,没有具体的刻画渲染,却更加富有余蕴。结合前面的描绘,让人联想到这位深闺弱女不仅在生理上难以忍受秋风秋雨的侵袭,而且在心理上更难以抵挡这凄冷气氛的包围。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女子的发式、头饰、衣着、表情以及环境氛围,展现了她在秋夜中的愁思和闺怨之情。词中运用了清新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增强了词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长相思·云一涡》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和长孙秘监七夕

唐代 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秋望

明代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苏秀道中

宋代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