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原文赏析

  • xiè
    xīn
    ēn
    ·
    rǎn
    rǎn
    qiū
    guāng
    liú
    zhù
  • [
    dài
    ]
  • rǎn
    rǎn
    qiū
    guāng
    liú
    zhù
    mǎn
    jiē
    hóng
  • yòu
    shì
    guò
    chóng
    yáng
    tái
    xiè
    dēng
    lín
    chù
    zhū
    xiāng
    zhuì
  • piāo
    tíng
    wǎn
    yān
    lóng
  • yōng
    yōng
    xīn
    yàn
    hán
    shēng
    chóu
    hèn
    nián
    nián
    cháng
    xiāng

原文: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相关标签:秋天秋思重阳节悲秋谢新恩

译文及注释

冉冉(rǎn)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冉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时光。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这里指飘落的枯叶。

又是过重阳,台榭(xiè)登临处,茱(zhū)萸(yú)香坠。
重阳:节日名。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茱萸: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香坠:装有香料的坠子。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紫菊气飘庭户: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笼:笼罩。

雍(yōng)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雝雝:雝,同鈤,鸟的和鸣声。咽寒声:咽,呜咽。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首词据《历代诗余》注:“单调,五十一字,止李煜一首,不分前后段,存以备体。”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中也说它:“既不分段,亦不类本调,而他调亦无有似此填者。”而依《词律拾遗》则作“补调”,其注曰:“此词不分前后迭,疑有脱误。叶本(叶申芗《天籁轩词谱》)于‘处’字分段。”依此说。

冉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时光。

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这里指飘落的枯叶。

重阳:节日名。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魏晋以后,习俗为这一天登高游宴。

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

茱萸: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香坠:装有香料的坠子。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紫菊气飘庭户: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

笼:笼罩。

雝:雝,同鈤,鸟的和鸣声。咽寒声:咽,呜咽。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

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主题是作者对秋天的愁思,通过描写重阳习俗和秋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词的开头就设定了悲愁叹惋的基调,而后面的景物描写更加强化了这种凄冷的氛围。尽管有些欢乐热闹的元素,但更多的是引人怅恨的凄凉景象,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词语,使整首词笼罩在晚秋的悲凉气氛中。最后,作者通过“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进一步表达了对秋天的愁思。

这首词的特点是以景见情的写法,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通过营造氛围来表达情感,只在最后才点明主旨。这种铺垫充分、自然流畅的写法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值得借鉴。然而,词中仍有以情见景之嫌,使整首词的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和习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愁思和感慨。词的写法以景见情,铺垫充分,自然流畅,但情调稍显悲愁感伤。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空山 一作:山空)

己酉岁九月九日

魏晋 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长信怨

唐代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