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赏析

  • xiāng
    jiàn
    huān
    ·
    yán
    shàng
    西
    lóu
  • [
    dài
    ]
  • yán
    shàng
    西
    lóu
    yuè
    gōu
    tóng
    shēn
    yuàn
    suǒ
    qīng
    qiū
  • jiǎn
    duàn
    hái
    luàn
    shì
    chóu
    bié
    shì
    bān
    weì
    zài
    xīn
    tóu
    (
    bān
    zuò
    fān
    )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初中古诗抒情思念愁绪忧愤相见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剪,一作翦。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在公元975年被宋朝灭亡后,被俘囚在汴京。这个时期,李煜的词作多表达了他失去国家和离开家园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充满了沉郁和哀婉,令人深感动容。

《相见欢》是李煜后期创作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描写相思之苦为主题,表达了李煜对故国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词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道出了他与亲人团聚的艰难,以及离别的痛苦。他用“相见”和“别”两个词,将自己与亲人的相聚和离别相对照,突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和无法割舍的羁绊。

词中还有“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样的描写,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忧虑和无奈。他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来比喻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疾苦,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比喻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词中的悲愤之情更加深刻和真实。

《相见欢》这首词以其深情和悲怆的笔调,展现了李煜在囚禁期间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不仅是李煜后期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它通过对失去国家和离开家园的痛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断”的,理也无法整理。“离愁”是一种无法解脱的情感纠缠,如同丝线一样纠结不清,无法解开。这种描写方式既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又展现了他对离愁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句话是整首词的精华所在。通过前面的描写,词人已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句话则是对这种滋味的总结和概括。离愁别恨,思乡之情,亡国之恨,种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滋味,这种滋味无法言说,只能在心头默默品味。这句话简洁明了,却又富有哲理和感慨,使整首词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在囚禁中的孤寂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离愁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词中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了意境和情感,使整首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这首词不仅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词作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赏析详情»

五代诗人李煜的照片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猜您喜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陈情表

魏晋 西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悯 一作:愍;孑立 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刘 一作:祖母)

解语花·上元

宋代 周邦彦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