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原文赏析

  • chén
    qíng
    biǎo
  • [
    weì
    jìn
    ]
    西
    jìn
    ·
  • chén
    yán
    chén
    xiǎn
    xìn
    zāo
    mǐn
    xiōng
  • shēng
    hái
    liù
    yuè
    jiàn
    beì
    xíng
    nián
    suì
    jiù
    duó
    zhì
  • liú
    mǐn
    chén
    ruò
    gōng
    qīn
    yǎng
  • chén
    shào
    duō
    bìng
    jiǔ
    suì
    xíng
    líng
    dīng
    zhì
    chéng
  • shū
    zhōng
    xiān
    xiōng
    mén
    shuaī
    zuò
    báo
    wǎn
    yǒu
    ér
  • wài
    gōng
    qiáng
    jìn
    zhī
    qīn
    neì
    yìng
    mén
    chǐ
    zhī
    zhuàng
    qióng
    qióng
    jié
    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 ér
    liú
    yīng
    bìng
    cháng
    zài
    chuáng
    chén
    shì
    tāng
    yào
    weì
    céng
    feì
  • (
    mǐn
    zuò
    mǐn
    jié
    zuò
    )
    dǎi
    fèng
    shèng
    cháo
    qīng
    huà
  • qián
    tài
    shǒu
    chén
    kuí
    chá
    chén
    xiào
    lián
    hòu
    shǐ
    chén
    róng
    chén
    xiù
    cái
  • chén
    gòng
    yǎng
    zhǔ
    mìng
  • zhào
    shū
    xià
    bài
    chén
    láng
    zhōng
    xún
    méng
    guó
    ēn
    chú
    chén
  • weǐ
    weī
    jiàn
    dāng
    shì
    dōng
    gōng
    feī
    chén
    yǔn
    shǒu
    suǒ
    néng
    shàng
    bào
  • chén
    biǎo
    wén
    jiù
    zhí
  • zhào
    shū
    qiè
    jùn
    chén
    màn
    jùn
    xiàn
    cuī
    chén
    shàng
    dào
    zhōu
    lín
    mén
    xīng
    huǒ
  • chén
    fèng
    zhào
    bēn
    chí
    liú
    bìng
    gǒu
    shùn
    qíng
    gào
  • chén
    zhī
    jìn
    tuì
    退
    shí
    weí
    láng
    beì
  • weí
    shèng
    cháo
    xiào
    zhì
    tiān
    xià
    fán
    zài
    lǎo
    yóu
    méng
    qín
    kuàng
    chén
    weí
    yóu
    shèn
  • qiě
    chén
    shào
    shì
    weǐ
    cháo
    zhí
    láng
    shǔ
    běn
    huàn
    qín
    míng
    jié
  • jīn
    chén
    wáng
    guó
    jiàn
    zhì
    weī
    zhì
    lòu
    guò
    méng
    zhuó
    chǒ
    mìng
    yōu
    gǎn
    pán
    huán
    yǒu
    suǒ
    dàn
    liú
    báo
    西
    shān
    yǎn
    yǎn
    rén
    mìng
    weī
    qiǎn
    cháo
  • chén
    zhì
    jīn
    chén
    zhōng
    nián
  • sūn
    èr
    rén
    gēng
    xiāng
    weí
    mìng
    shì
    néng
    feì
    yuǎn
  • chén
    jīn
    nián
    shí
    yǒu
    jīn
    nián
    jiǔ
    shí
    yǒu
    liù
    shì
    chén
    jìn
    jié
    xià
    zhī
    cháng
    bào
    yǎng
    liú
    zhī
    duǎn
  • niǎo
    qíng
    yuàn
    zhōng
    yǎng
  • chén
    zhī
    xīn
    feī
    shǔ
    zhī
    rén
    shì
    èr
    zhōu
    suǒ
    jiàn
    míng
    zhī
    huáng
    tiān
    hòu
    shí
    suǒ
    gòng
    jiàn
  • yuàn
    xià
    qín
    mǐn
    chéng
    tīng
    chén
    weī
    zhì
    shù
    liú
    jiǎo
    xìng
    bǎo
    nián
  • chén
    shēng
    dāng
    yǔn
    shǒu
    dāng
    jié
    cǎo
  • chén
    shèng
    quǎn
    zhī
    qíng
    jǐn
    bài
    biǎo
    wén
  • (
    liú
    zuò
    )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悯 一作:愍;孑立 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刘 一作:祖母)


相关标签: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散文

译文及注释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坎坷,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译文:
臣李密陈述:我因为命运的坎坷,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离开了我。四岁时,舅父强迫母亲放弃了守节的志向。幸好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甚至不能走路。我一直孤独无靠,直到成年才能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家境贫寒,福分不浅,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亲戚可以亲近,在家里也没有童仆照顾门户,生活孤单无依,只能相互安慰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但是我的祖母刘氏又早早被疾病缠绕,长年卧床不起,我一直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未离开过她。

注释:
1. 李密(lǐ mì):人名,指文中的主人公。
2. 坎坷(kǎn kě):形容命运多舛,经历艰难困苦。
3. 守节(shǒu jié):指妇女守身如玉,守节不嫁。
4. 祖母刘氏(zǔ mǔ liú shì):指李密的祖母刘氏。
5. 低贱(dī jiàn):地位低下,贫贱。
6. 亡国俘虏(wáng guó fú lǔ):指李密所在的蜀汉国已经灭亡,他成为了俘虏。
7. 卑微浅陋(bēi wēi qiǎn lòu):形容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8. 侍奉(shì fèng):照料,服侍。
9. 申诉(shēn sù):请求,陈述。
10. 恩宠优厚(ēn chǒng yōu hòu):指受到特别的宠爱和优待。
11. 进退两难(jìn tuì liǎng nán):形容处境困难,无法抉择。
12. 孝廉(xiào lián):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表示品行端正,孝顺父母。
13. 优秀人才(yōu xiù rén cái):指杰出的人才。
14. 郎中(láng zhōng):古代官职名,位于郎官之上。
15. 洗马(xǐ mǎ):古代官职名,负责洗马车和照顾马匹。
16. 诏书(zhào shū):皇帝的命令书。
17. 怠慢不敬(dài màn bù jìng):指懒散怠慢,不尊敬。
18. 郡县长官(jùn xiàn zhǎng guān):指地方上的官员。
19. 流星坠落(liú xīng zhuì luò):形容速度极快,非常急迫。
20. 孝道(xiào dào):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道德准则。
21. 德高(dé gāo):品德高尚。
22. 旧臣(jiù chén):指老臣,指在朝廷中任职多年的官员。
23. 低贱的亡国俘虏(dī jiàn de wáng guó fú lǔ):指地位低下的被俘虏的人。
24. 非分的企求(fēi fèn de qǐ qiú):超出正常范围的要求。
25. 寿命即将终了(shòu mìng jí jiāng zhōng liǎo):指生命即将结束。
26. 姑且(gū qiě):暂且,暂时。
27. 依靠(yī kào):依赖,依靠。 《陈情表》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臣下,也不会有今天的安宁。臣下深感自己的孝道之重,但又无法违背祖母的意愿。如今祖母病重,我不能离开她身边,只能恳请皇上宽容体谅,允许我留下来照顾祖母,以尽孝道之责。



注释:



1. 李密(lǐ mì):字靖安,晋朝人,历任太子洗马、太子中庶子等职。



2. 孝廉(xiào lián):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考试成绩优秀的人。



3. 刺史(cì shǐ):古代地方行政官职,掌管一州的政务。



4. 郎中(láng zhōng):古代官职,掌管医疗卫生事务。



5. 太子洗马(tài zǐ xǐ mǎ):古代官职,负责太子的日常生活起居。



6. 晋朝(jìn cháo):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265年-420年。



7. 蜀汉(shǔ hàn):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221年-263年。



8. 亡国俘虏(wáng guó fú lǔ):指国家被征服或灭亡后被俘虏的人。



9. 孝道(xiào dào):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种道德观念,强调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



10. 优厚(yōu hòu):待遇优越,恩宠厚重。

《陈情表》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李密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但在司马昭灭蜀后成为亡国之臣。晋武帝司马炎废魏元帝后,采取怀柔政策,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上表恳辞,要求暂缓赴任。晋武帝之所以重用李密,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实行怀柔政策;另一方面,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因此,李密向晋武帝上表辞不就职。 《陈情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三

灵上,作者对祖母的感情是深厚的,他们相依为命,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祖母对作者的抚育之恩是巨大的,作者深知自己应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这种大义和孝心贯穿于全文,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意。

第二段是作者对朝廷的感谢之情。他感激朝廷给予他的知遇之恩,使他有机会为国家尽忠职守。他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这种忠诚和痛苦的矛盾使人对作者的内心感到深深的同情。

第三段是作者对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的倾诉。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无奈,他希望朝廷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并给予他一些宽容和理解。他的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使人对他的苦衷感同身受。

第四段是作者对晋武帝的感动和赞美。他说自己的表达得到了晋武帝的感动,晋武帝特赏赐给他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供养。这种感动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晋武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感激和对朝廷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苦衷和对晋武帝的感动。这篇文章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意,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孝心和忠诚。 《陈情表》赏析三详情»

赏析二

了维护孝道,为了尊重晋武帝的权威,为了表明自己对晋朝的忠诚。李密通过强调自己的孝道行为,将自己的决定合理化,使晋武帝无法再追究他的责任,从而成功地摆脱了被逼迫出来做官的困境。



李密的这种做法,既是一种智慧的应对,也是一种对权力的巧妙运用。他通过把自己的行为与晋武帝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使自己的决定符合晋武帝的期望,从而得到了晋武帝的理解和宽容。同时,他也通过强调自己的孝道行为,展示了自己的品德和忠诚,为自己以后的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李密“辞不就职”的决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和权衡,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因素。他通过巧妙地运用孝道和权力的关系,成功地摆脱了被逼迫出来做官的困境,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机智。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晋武帝的治国策略,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人物的思想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陈情表》赏析二详情»

鉴赏

这篇文章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对其进行了鉴赏。文章首先指出了该文的一大特色是融情于事,作者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以及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同时,作者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使得文章更加动人。

其次,文章指出了《陈情表》的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尽管文章运用了不少四字句和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没有斧凿痕迹。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描写孤苦无依之状、州县催迫之景、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等,都让人感觉仿佛亲眼目睹。此外,文章的语言也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甚至成了成语。

最后,文章提到了《陈情表》排偶句的运用。这种运用不仅使得文章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简洁练达,生动形象,而且感情真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祖母危在旦夕,自己不忍废离的深情形容得淋漓尽致;“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对比,既突出了李密进退两难的无奈,又将尽忠之情和尽孝之情表现得真切而感人。

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对《陈情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融情于事、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以及排偶句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篇文学作品的魅力。 《陈情表》鉴赏详情»

教学相关

这篇教学相关的文章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

标题:《李密上表》教学相关

导语:简要介绍《李密上表》的背景和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第一部分:理解写作背景

1.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是其中之一。
2. 李密是亡蜀降臣,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招来杀身之祸。
3. 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第二部分: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

1. 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唤起读者的同情心。
2. 描述朝廷对李密的优礼,但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他无法奉诏,形成两难境地。
3. 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进一步打消武帝的疑虑。

第三部分:教学要点和讲解

1. 解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
3. 解读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4.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主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结尾:总结文章的教学要点,强调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李密上表》时应注意的关键点,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陈情表》教学相关详情»

赏析一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家庭的不幸遭遇以及作者与祖母之间的特殊关系。文章开头,作者通过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表达了自己与祖母的紧密关系,希望能够感动武帝,改变对立的态度。接着,作者使用了“臣密言”这样的奏表开头格式,以客观陈述苦情,引导读者进入惨苦的境地。

文章中提到了“险衅”和“闵凶”这两个词,它们的含义程度很重,很快就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苦难。作者提到自己出生后父亲就背离了自己,这是一大不幸。父爱是人之本性,但作者却没有得到父爱。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四岁时舅舅夺走了母亲的意志,这是又一个大不幸。四岁的孩子既失去了父亲,又失去了母亲的依靠,就像一只没有羽翎的乌鸟,寒伧、蒙昧地寻找食物却得不到。

然而,祖母刘氏对作者特别喜欢,这是很自然的。作者是一个失怙失恃的孩子,祖母对他的特别喜欢和同情是可以理解的。祖母亲自抚养了作者,对他的关爱无微不至。但是,由于作者身体不健康,祖母操心费力可能更多一些。

整篇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家庭的不幸遭遇和祖母对作者的特殊关爱,展现了作者的苦情和无助。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希望能够打动武帝,改变对立的态度。这篇文章以客观的方式陈述了作者的苦难,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痛苦和无助。 《陈情表》赏析一详情»

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是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古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表达方式的现象。以下是根据提供的内容写的一篇文言现象: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慈父见背,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臣具以表闻。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急于星火,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犹蒙矜育,且臣少仕伪朝。不矜名节,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但以刘日薄西山。无以至今日,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析:
这段文言现象中使用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慈父见背”等。同时,也使用了一些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如“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等。整篇文章以自述的方式,描述了主人公在家庭和社会中所遭遇的不幸和困境,表达了对圣朝的忠诚和对家族的关怀之情。 《陈情表》文言现象详情»

西晋·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是西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四川彭山的犍为武阳,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长大。李密对祖母孝敬甚笃,因此在乡里名声很好。

李密师从著名学者谯周,广泛涉猎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传》。他最初在蜀汉担任尚书郎,后来蜀汉灭亡后,晋武帝召他为太子洗马。然而,李密因为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辞去了这个职位。

之后,李密历任温县令和汉中太守。然而,他后来被免去官职,最终在家中去世。他的著作《述理论》共有十篇,但未能流传下来。

李密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陈情表》,这是一篇致力于为自己辩护的奏疏,表达了他对晋武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关于李密的生平,主要的记载可以在《华阳国志》和《晋书》中找到。

猜您喜欢

解语花·上元

宋代 周邦彦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赠别二首·其二

唐代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苦雨初霁

宋代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西晋·李密 的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