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亭前,红花飘落,春光也随着花儿离去。花儿飘落的姿态优雅,好像在翩翩起舞,花儿不忍归去,似乎在徘徊彷徨。细雨霏霏,这雨浸润了落花,也浸湿了愁绪。我紧锁双眉,难得一展。
没有远方的佳音,独守绿色窗棂,冷冷清清,空空寂寂,印香飘渺,渐渐烧成了灰烬。思情难耐,百无聊奈时,昏然欲睡,思念的人儿朦胧进入梦境。
注释: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采桑子的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还有一种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此词调于《花草粹编》、《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中有题作“春思”。
亭:侯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吕本二主词、《花草粹编》、《尊前集》、《历代诗余》、《全唐诗》等本中均作“亭”。晨本二主词中作“庭”。逐:跟随。红英:红花。尽:完。
徘徊:这里形容回旋飞转的样子。
细:萧本二主词中作“零”;吕本二主词中此字空缺。霏微:《尊前集》中作“霏霏”;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中误作“非非”。霏(fēi)微,雨雪细小,迷迷濛濛的样子。
不放双眉:就是紧锁双眉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无法使双眉暂时展开。
芳音:晨本二主词中作“芳英”。芳音,即佳音,好音。断:断绝。
香印成灰:指香烧成了灰烬。香印,即印香,打上印的香,用多种香料捣成末调和均匀制成的一种香。王建《香印》诗中有句:“闲坐印香烧,满户松柏气。”可见,“香印”与“印香”同义。古时富贵人家为使屋里气味芬芳,常常在室内燃香。成灰,成为灰烬。
可奈,怎奈,即无可奈何。情怀:心情,心境。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煜是南唐末代皇帝,他的词作共有三十余首流传至今。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将他的词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词作主要描绘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然带有花间派的特点,但在一些词作中也透露出沉重的哀愁。这首词作就是他前期创作的作品之一,是在国家处于危难时期,他闲暇时抒发内心郁闷之情而创作的。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创作背景详情»
所说:“香印成灰”是形容人的心情已经烟消云散,没有了往日的甜蜜和温馨。
接下来的两句“独自倚阑干,无限伤怀。”进一步强调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和伤感。她独自倚在窗前的栏杆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伤感和忧愁。这种孤独和伤怀的情绪通过“独自倚阑干”这一形象描写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最后两句“独自倚阑干,无限伤怀。”则是对女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的深刻描写。她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思绪万千,心中的伤怀无法言表。这种无限伤怀的感觉通过“独自倚阑干”这一形象描写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整首词通过对女主人公的环境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她在晚春时节的孤独和忧愁。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女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中的孤独和忧愁的思考。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是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精通书法、绘画和音律。他的诗文造诣也非常高,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如温庭筠、韦庄等的传统,同时也受到李璟、冯延巳等人的影响。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情感真挚,风格鲜明。尤其是在南唐灭亡后,他的词作题材更加广阔,含义深沉。他的词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的文学才华,李煜的生平也充满了戏剧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在北宋灭亡南唐后,李煜被俘并被迫禅位,被流放到北方。他在流亡期间仍然坚持创作诗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苦痛。最终,李煜在流亡期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总结起来,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词作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亡国的悲剧。他在流亡期间坚持创作,但最终在北方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