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的赏析

赏析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这首诗赏析了宣城的丰饶物产、清嘉景色以及淳朴的民风。诗人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对舅舅李公的赞美和对宣城的向往。

首联“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写在酒宴上告别,诗人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宣城的情况,让人们停下酒杯,静听他的讲述。这联通过侧面总写,展现了人们对宣城的兴趣。

颔联“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描绘了宣城的山水景色。春天来临,谢朓楼被宛溪河环绕,显得高耸雄伟,多姿多彩。春光像跑马一样,跨越山水,簇拥着敬亭山。这联通过活用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宣城的山水之美。

颈联“罢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描述了宣城作为一个天然的粮仓和讲究法治的地方。种田人家五谷丰登,而犯罪者则要依法律程序受到处治。“桁杨卧讼庭”指的是有序的审判。这联表达了宣城注重法治的特点。

尾联“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写宣城民风淳朴,歌舞升平,注重道德与教化。谢眺在宣城任太守时,勤于治理,关心农政,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谢朓楼是歌舞升平的地方,人们在那里享受安逸的生活。这联表达了一个地方治理应该像宣城那样和谐安定,注重道德教化的理念。

整首诗通过借语、典故等手法,展现了宣城的丰饶物产、清嘉景色以及淳朴的民风。诗人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对宣城的向往和对舅舅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宣城的美好形象,展示了诗人对宣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诗文: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相关标签:叙事地名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