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裴仲谋同年的赏析

赏析
此诗是黄庭坚在1069年任叶县县尉时所作。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作者与裴纶在异乡重逢的地点和氛围,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交情;后半部分则写了两人短暂相逢时的心态,表达了对未来的惆怅之情。整首诗的各个联句之间跳跃较大,但过渡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诗的前半部分叙述了作者与裴纶的交情,情感连贯。黄庭坚曾与裴纶在汝水河滨的僧寺中同宿,所以有了前两句。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他们都是年轻人,而且居住的地方相距很近,可以经常交流。朋友在路上相遇,停车交谈,两辆车的车篷倾斜相交,这就是所谓的“交盖”。后人用这个词来指朋友会晤。黄庭坚当时25岁,裴纶的年纪也差不多,所以说他们都是年轻人。这一联的句法很活泼,突破了一般律诗的规律。按照规律,第六字应该用平声,但是“百里”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能改动,所以仍然保留了仄声的“百”字。而“舞阳”和“叶”都是地名,但下句用了“贱子”和“公”这两个普通名词作对,没有使用专有名词,这也是一种巧妙的运用。杜甫的诗中也有类似的手法,比如《送杨六判官》中的“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用“今日”对应古人名字“子云”。罗大经说,这是“诗家活法”。这一联虽然是对句,但读起来自然流畅,上句将应该用平声字的第六字改为仄字,下句将应该用仄声字的第五字改为平声的“俱”字,增加了一种拗折的声音。

第五六两句开篇,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这是古人写七律诗时常用的手法,可以增加高远之感。第五句借用了《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典故,第六句则暗示了一个“买山钱”的故事。唐朝苻载派人给于颇写信,请求买山的钱,于颇如数给了他。黄庭坚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权贵的不满和对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过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与裴纶的交情以及对未来的惆怅之情。这首诗的写作手法独特,语言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文: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相关标签:友谊抒情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