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的赏析

赏析
这首《渔家傲》是一首援禅家语入词的作品,以增加其理趣。词中讲述了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描绘了灵云三十年来茫昧混沌的状态,他在迷悟之间徘徊多次。最后一见桃花,他终于参悟。这里用桃花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得眼迷照”指的是灵云几次将悟还迷。佛家有“五眼”之说,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见世间虚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因此,这里的“眼”应指慧眼或法眼。“参学了”的“了”表示完成。

接下来两句描述了灵云参悟的境界。“呈法要”意味着领悟佛法的重要性。“无弦琴”是用陶渊明的故事来比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有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时都会抚弄琴弦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引自萧统《陶靖节传》)。黄庭坚以此来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

词的下片是由灵云的故事引发的感想,重点是强调“顿悟”的意义。黄庭坚认为,灵云三十年的蹉跎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他身上仍有“渐”的痕迹。诗的最后一句揭示了纵横自如、纯任本然的意境。


诗文: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相关标签:写人叙事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