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河北的普通人民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他们生活在与辽国和西夏接壤的边疆地区,一家家生儿育女,学习农耕和织布,将粮食和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今年的大旱造成了千里赤地,州县官吏仍然抓壮丁去承担苦役,老少相互搀扶向南逃荒。虽然河南地区有丰收,但老百姓仍然缺粮断餐。边民的忧愁就像遮住了天空,天昏地暗,行人见了都神情黯然,无法想象生活在贞观年间,那时几文钱就能买一斗稻谷,没有战乱!
注释:
⑴河北:指黄河以北的地方。
⑵二边:指北宋与契丹、西夏接壤的地区。长:长期。
⑶输与:送给,这里指缴税纳赋。官家:指朝廷。事:供奉。夷狄:中国古代东部、北部的两个少数民族,后用作泛称。这里指契丹和西夏。
⑷千里赤: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赤,空。
⑸州县:指地方官府。给:应承,负担。河役:治理黄河的工役。
⑹就南:到南方谋生。南,指黄河以南。
⑺“悲愁”句:意思是百姓悲痛愁苦,即使在白天也感到天昏地暗。
⑻无颜色:指愁容惨淡,面色苍白。
⑼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627-649)。
⑽斗粟数钱:历史上称贞观年间,境内治理有序,连年丰收,一斗米的价格仅为三、四文钱。兵戎: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