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孙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的动荡时期。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动乱,起因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等叛乱将领对唐朝政权进行叛乱。在天宝十五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唐玄宗被迫逃亡到蜀地,只带着杨贵妃和她的姐妹几人,其他妃嫔、皇孙和公主都来不及逃走。七月,安禄山的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接连杀害了霍长公主以下的一百多人。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在这场大难中幸存下来的人们。


诗文: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乐府叙事抒情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