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的鉴赏

鉴赏
《尊前集》是一首被归于李白的词。从词的内容风格来看,它接近于敦煌民间词,可能是民间曲辞而冠以李白之名。《草堂诗余》前集卷下将其归属于宋末陈达叟的词,《历代诗余》卷九则将其归属于南宋陈以庄的词,这都是错误的。

词中提到的“衡阳雁”指的是南飞的雁。雁是候鸟,秋天来临时它们会南飞,据说它们会一直飞到衡阳,但实际上只会停留在湖南衡山的回雁峰。词中还提到了“一行书”,这是指雁足传书的故事。故事中,汉朝的苏武被放逐到北海的冰雪之中放羊。汉昭帝派使者去要回苏武,但匈奴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使者告诉单于(匈奴的统治者):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射雁,雁的脚上带着信,信上说苏武在某个大泽中。单于只好放回苏武。此外,雁也会排成“一”字形的队列,这就是所谓的“一行书”。在词中,这里有双关的意味,责备丈夫不如雁,因为雁能够传递千言万语,而他却连一个字都不托雁带来。

这首词以思妇的口吻来叙述:秋天,雁从北方飞来,让她想起了远在北地的丈夫。因此,她思念着丈夫。但是,既然雁能够传书,为什么丈夫不托雁带来一封信呢?这不是太冷漠了吗?于是她不禁开始怨恨起来,甚至气得哭了,发誓在下一个春天,当雁再次北归时,她也不会给他带信。这种愤怒和责怪虽然没有根据,却表达了她深深的思念和期待。如果有一封信到来,她不知道会有多么高兴和欣慰。词中的痴语和怨语实际上都是情话。从见到雁开始,到最后赌气发誓,生动地展现了词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民歌的风味。


诗文: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写鸟思念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