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归燕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通过描写燕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张九龄的自我写照和退隐之志。
诗中以海燕为切入点,诗人通过描写海燕的微小和贱质,隐喻自己出身微贱,与李林甫等华贵出身的官员不同。诗中的“乘春亦暂来”一句,表明诗人在圣明的时代只是暂时来朝廷做官,如同燕子春来秋去,不会久留。接着,诗人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一日数次出入其中,衔泥作窠,来隐喻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而“绣户”、“华堂”和“玉堂”则是隐喻朝廷的象征。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告诫李林甫,表明自己无意与他争权夺利,不需要他的猜忌和中伤,自己要退隐了。这时,李林甫已经掌握了大权,张九龄自知不可能有所作为,只能退让,但内心并非没有牢骚和感慨。
这首诗的对仗工整,语言朴素,风格清淡。它以燕子为主题,但又不仅仅是描写燕子,而是通过燕子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心情和志向。诗人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诗不离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达到了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手法展示了作者的匠心和才华。
总的来说,《归燕诗》通过描写燕子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张九龄的自我写照和退隐之志。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物之作,更是一首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