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儿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秋季,当时刘禹锡参加了由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但该运动最终失败了。作为运动的参与者,刘禹锡和其他一些人被贬谪到了遥远偏僻的地方。具体而言,刘禹锡被贬到了朗州,这个地方如今位于湖南常德。

在这个背景下,刘禹锡运用诗歌作为武器,通过尖锐的讽刺和抨击来批评那些害人虐物的宦官权贵。他热情地赞美那些志行高洁的被放逐者,表达对他们的敬佩和支持。其中,《聚蚊谣》这首诗广为流传,成为他尖锐讽刺的代表作品。而《白鹭儿》这首诗则突出地赞美了那些被放逐者的高尚品质。

总的来说,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刘禹锡在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谪到朗州的情景。他利用诗歌来表达对宦官权贵的批评和对被放逐者的赞美,展现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对高尚品质的崇敬。


诗文: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相关标签:咏物赞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