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赋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曹植的《铜雀台赋》是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左右创作的。这个时期,曹操已经击败了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成功平定了北方。曹操在邺建都,并在漳河畔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建筑——铜雀台。

铜雀台是一座高十丈的建筑,分为三个台,相距六十步远,中间通过飞桥相连。这座建筑的修建是曹操为了展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威而进行的。铜雀台的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曹植是曹操的次子,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在铜雀台的背景下创作了《铜雀台赋》这部作品。这篇赋文以铜雀台为背景,描绘了台上的景色和氛围,同时也表达了曹植对曹操的敬仰和对家族的忠诚之情。

《铜雀台赋》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铜雀台的描写,展现了曹植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曹操的崇敬之情。这篇赋文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成为后世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文: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相关标签: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