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诗以清奇多姿的景语开笔,表现诗人远听太白轻雷、近看紫阁流云的归山逸趣;中间续以久滞宦途的兴叹,折为“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的失意和惆怅;最后复出之以景语,留袅袅钟音于诗外。诗以山中雷鸣雨落、云烟变幻的奇观为启端,抒发了诗人对心居微官的愧悔和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情怀。全诗语调慷慨豪迈调,绘景雄奇瑰丽,境界淡远,写得气魄非凡。
诗的开头四句描写了雷雨景象,第一、二句写远景。诗人在白阁峰西面的草堂中,远眺终南山,突然听到轰然的雷声,震耳欲聋。这句“雷声傍太白”起势突兀,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接着,大雨滂沱,笼罩着终南山的诸峰。这场大雨在惊雷的衬托下更加气势夺人。第三、四句渐次而近,终南山的雷雨正向草堂汹涌逼来,乌云涌向紫阁峰上的长松,乌云与松林连成一片,激起满山的虎啸龙吟。这四句写得层次分明,又错综交织,并且与终南山和白阁、紫阁诸峰相连,造成一种雄阔无比、笼罩宇宙的恢宏气势。
接着,诗人转换笔锋。他赞叹风雨雷电交织而成的雄壮景色,同时也渲染了草堂景色之胜。然而,他用“衡门”与京城和衙署相比,表达了对平庸枯燥生活的不满。相比之下,草堂中的景色变化多端,充满了浓郁的情趣。这里已经流露出了诗人追求新鲜活泼、自由无碍生活的思想。
由这关键性的两句,引出了诗人的深深感慨。他从“幸有数亩田”到末尾,夹叙夹议地表达了对微官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感叹自己的钓竿不再使用,野碓无人舂,表达了失意和惆怅之情。诗人最后以景语作结,留下了袅袅钟音。整首诗语调慷慨豪迈,绘景雄奇瑰丽,境界淡远,写得气魄非凡。
诗文: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