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朝建炎三年(1129年),地点是衡山县(今属湖南)。席益和陈与义是同乡,他们在汴京相识并成为好友。然而不久后,他们都遭到贬谪,被迫离开汴京。席益被任命为郢州知州,但在建炎三年被撤职后,他开始流浪于衡山县。与此同时,陈与义也在湖南躲避金兵的追捕。

在建炎三年的腊月,席益和陈与义在衡山相遇。随后的元旦后几天,他们一起离开衡山前往邵阳。在他们告别宴会上,席益为了表达对陈与义的离别之情,创作了这首词。

这首词是席益在告别宴会上即兴创作的,它表达了席益对陈与义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伤感之情。这篇创作背景展示了两位好友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困难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宋朝时期人们在战乱中的流离失所和离散的悲苦境遇。


诗文: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相关标签:宴会惜别抒情友情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