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原文赏析

  • meǐ
    rén
    ·
    zhāng
    fān
    réng
    sāo
    shǒu
  • [
    sòng
    dài
    ]
    chén
  • zhāng
    fān
    réng
    sāo
    shǒu
    gēng
    zuì
    jūn
    jiā
    jiǔ
    yín
    shī
    dài
    chūn
    fēng
    zhì
    táo
    huā
    kaī
    hòu
    què
    cōng
    cōng
  • shēng
    pín
    weí
    xíng
    rén
    zhù
    zūn
    qián
    xuě
    míng
    cháo
    jiǔ
    xǐng
    jiāng
    liú
    mǎn
    zài
    chuán
    hèn
    xiàng
    héng
    zhōu

原文: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相关标签:宴会惜别抒情友情虞美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船已经挂起帆来了准备离去,可作者却搔首踟蹰不忍离去,一杯杯地饮着好友送别之酒。以前天天写诗作词翘首盼望春天的到来,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刚了却要与友人匆匆离别。

注释:搔首:以手搔头,意为有所思的样子。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朝建炎三年(1129年),地点是衡山县(今属湖南)。席益和陈与义是同乡,他们在汴京相识并成为好友。然而不久后,他们都遭到贬谪,被迫离开汴京。席益被任命为郢州知州,但在建炎三年被撤职后,他开始流浪于衡山县。与此同时,陈与义也在湖南躲避金兵的追捕。

在建炎三年的腊月,席益和陈与义在衡山相遇。随后的元旦后几天,他们一起离开衡山前往邵阳。在他们告别宴会上,席益为了表达对陈与义的离别之情,创作了这首词。

这首词是席益在告别宴会上即兴创作的,它表达了席益对陈与义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伤感之情。这篇创作背景展示了两位好友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困难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宋朝时期人们在战乱中的流离失所和离散的悲苦境遇。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恨”指的是离别的伤感和不舍之情。词人用“满载一船”来形容离恨的重量,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他将目的地定为衡州,也是为了与前文的“张帆欲去”相呼应,衡州是他离开的第一站,也是他离别的起点。



整首词以别宴为背景,通过对离别的情感和对过去的回忆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既希望与好友们继续相聚,享受友谊和诗酒的乐趣,又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词中的别宴、酒、歌声等元素都是表达离别情感的象征,通过这些象征的运用,词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整首词的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流畅,押韵工整。词人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仗、省略、比喻等,使词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通过描绘别宴的场景和离别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别宴和离别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词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像,表达了他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整首词语言简练明快,意象丰富多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赏析详情»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死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他的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因此他是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属于河南省)。

陈与义是北宋末期和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擅长填词。尽管他的词作存世不多,仅有十余首,但却具有独特的风格,尤其接近苏东坡的风格。他的词作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流畅。他的词集名为《简斋集》。

陈与义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美的追求。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的文人所推崇和传颂。

猜您喜欢

虞美人·鸳鸯碧瓦寒留雪

宋代 王之望

鸳鸯碧瓦寒留雪。
玉树先春发。
小楼歌舞夜流连。
月落参横、一梦绕梅边。
尊前酒量谁能惜。
都是高阳客。
十分莫厌羽觞传。
半醉娉婷、云鬓亸金钿。

虞美人

宋代 蔡伸

红尘匹马长安道。人与花俱老。缓垂鞭袖过平康。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
朱弦重理相思调。无奈知音少。十年如梦尽堪伤。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

虞美人·春愁

宋代 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