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原文赏析

  • meǐ
    rén
    ·
    biǎn
    zhōu
    sān
    qiū
    táng
  • [
    sòng
    dài
    ]
    chén
  • jiǎ
    yín
    suì
    chūn
    guān
    chū
    shǒu
    zhōu
    qiū
    miǎo
    dào
    zhōng
    huā
    zhě
    mǎo
    suì
    suǒ
    bìng
    qǐng
    fèng
    qīng
    dūn
    zhèn
    qiū
    hòu
    sān
    xíng
    zhōu
    zhī
    qián
    hòu
    cháo
    xiá
    xiāng
    yìng
    wàng
    zhī
    duàn
    cháng
    duǎn
    zhī
    biǎn
    zhōu
    sān
    qiū
    táng
    píng
    huā
    bìng
    yīn
    bìng
    lái
    yóu
    gēng
    zhí
    mǎn
    chuān
    weī
    xīn
    qiū
  • nián
    cháng
    hèn
    zhōu
    wǎn
    kōng
    jiàn
    cán
    mǎn
    jīn
    nián
    bào
    jūn
    ēn
    fán
    huā
    xiāng
    sòng
    guò
    qīng
    dūn

原文: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纪行写景抒怀虞美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曾在绍兴四年(1134)出任湖州太守时路过这里,当时已是深秋,路上的荷花已经全部凋谢。到了次年乙卯(1135)重来,是立秋后的第三天,只见满湖的荷花盛开,船前船后,如同朝霞相映,一望无垠,于是我用词来记录下来。

注释:
甲寅(yín)岁:即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
春官:即礼部侍郎。
出守:出任太守。
湖(hú)州:今浙江省湖州市。
秋杪(miǎo):秋末。
无复存:意谓全部凋萎。
乙卯(mǎo)岁:指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琐闼(suǒ tà):指宫殿门上镂刻的连琐图,这里代指宫门。
奉祠(cí):宋代设祠禄之官,有宫观使、提举宫观、提点宫观等职。多以宰相执政兼领,以示优礼。老病废职之官,亦往往使任宫观职,俾食其禄。以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因亦称为奉祠。
卜(bǔ)居:用占卜选择定居之地。后泛指择地定居。
青墩(dūn)镇:湖州南边的一座小镇。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与湖州乌镇一水相隔。
朝霞相映(yìng):形容荷花盛开色泽鲜艳。
扁(piān)舟:小舟。
秋塘(táng):指荷塘。
平度:船在水面平稳行驶。
病夫:词人自指。
更值:又遇上的意思。
洗新秋:形容雨后天空明净,犹如用水洗过一般。
拏(ná)舟:谓牵舟,这里指乘船。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六月,一位词人因病辞去职务,被任命为江州太平观的提举。然而,实际上他只是领取俸禄,过着闲散的生活。他决定在立秋后的第三天离开,前往青墩定居。这首词可能是在他乘船或者刚到达青墩不久时创作的。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词的上阕通过轻松的笔触描绘了清新的景致,展现了词人潇洒自在的心态。其中,“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一句中,“三日”是写实,描述了从临安到青墩需要三天的舟行路程;“秋塘”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用语精练准确;“平度”二字则写出了舟行的平稳,反映了词人心情的恬适。而“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一句中,“病夫因病”是词人自称,实际上只是引疾,并非真的有病。这种因祸得福的遁词表面上看似庆幸,实际上却隐藏着内心的痛苦。词的下阕则将词人的思绪从眼前转移到了过去,与上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一句通过“空”字与前面的“长恨”相呼应,表达了无限怅憾的心情。而“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一句则将词笔拉回到乙卯岁奔赴青墩的情景,表达了此时的感慨。整首词在艺术结构上匀整对称,情景事浑然一体,行文意境清旷,抑扬跌宕,情寓景中,展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自我形象。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赏析详情»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死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他的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因此他是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属于河南省)。

陈与义是北宋末期和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擅长填词。尽管他的词作存世不多,仅有十余首,但却具有独特的风格,尤其接近苏东坡的风格。他的词作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流畅。他的词集名为《简斋集》。

陈与义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美的追求。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的文人所推崇和传颂。

猜您喜欢

虞美人·枕上

近现代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

宋代 晏几道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
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

五代 冯延巳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