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⑴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又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调名由此而来。《宋史·乐志》入“林钟商”,调见晏几道《小山词》。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双调,七十四字、七十六字,亦有七十二字体的。前后片各六句四平韵。《梦窗词》系七十六字体。
注释:《风入松》是一首古琴曲,据传是晋朝嵇康所作。此外,唐朝僧人皎然也有一首名为《风入松歌》的作品,收录于《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后来的调名就是由此而来。在《宋史·乐志》中,此曲被归入“林钟商”调,也可以在晏几道的《小山词》中找到。此曲还有其他的名字,如“风入松慢”、“远山横”。它是双调曲目,有七十四字、七十六字和七十二字体的版本。前后两个片段各有六句,使用四平韵。《梦窗词》版本的《风入松》是七十六字体的。
⑵麓翁:即史宅之,字之仁,为宋相史弥远之子。《宁波府志》中有记载:“史子仁,心非叔父弥远所为,著《升闻录》以寓规谏。避势远嫌,退处月湖,宁宗御书‘碧沚’赐之。”这里的“之”与“子”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府志》没有明确说明他是史弥远的儿子,而是称为侄子。麓翁曾经负责朝廷财政,与吴文英是同乡。
注释:麓翁,即史宅之,字之仁,是宋朝相史弥远的儿子。《宁波府志》中有记载:“史子仁,并非叔父弥远所为,著有《升闻录》以表达规谏之意。由于避免与叔父弥远的嫌隙,他退居月湖,并得到了宁宗御书‘碧沚’的赐予。”这里的“之”与“子”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府志》没有明确说明他是史弥远的儿子,而是称为侄子。麓翁曾经负责朝廷财政,与吴文英是同乡。
⑶梧桐:一本无“梧”字。
注释:有一本文献中没有提到“梧”字。
⑷良:一作“凉”。
注释:有一种说法是将“良”字改为“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