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留别辛稼轩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篇创作背景主要讲述了刘过与辛弃疾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刘过因母病告归时,辛弃疾为了帮助他筹资买船相送的故事。

据《江湖纪闻》的记载,刘过与辛弃疾是莫逆之交,两人情同手足,互相倾诉心事。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左右,刘过因母亲生病,不得不告别辛弃疾,回家照顾母亲。然而,刘过的囊中却十分羞涩,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买船回家。

得知刘过的困境后,辛弃疾深感他的困难和无奈,决定帮助他。辛弃疾毫不犹豫地买下一艘船,并筹集了足够的资金,准备将刘过送回家乡。这种知遇之恩让刘过深感感激,他决定以一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这首词中,刘过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平志向和报国之心。他感慨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无法报效国家,但他仍然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他希望能够有机会为国家尽一份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个创作背景通过刘过与辛弃疾之间的友谊和辛弃疾的帮助,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助精神。同时,刘过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许多有志于报国的人们的无奈和困境。这篇创作背景通过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人情世故和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相关标签:抒情壮志未酬感慨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