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元丰七年(1084年)接到了调往汝州的诏书。八月的一天,苏轼离开黄州,准备前往汝州。途中,他经过了金陵,正好碰上了江宁知府王胜之调任的时候。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苏轼写下了这首送别词。

这首词的题序是“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可见苏轼是在金陵的赏心亭上写下的这首词。他用词中的“龙图”来指代王胜之,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祝福。

这首词的背景是苏轼的贬谪生涯。他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被迫离开了他熟悉的京城,被迫离开了他热爱的文学和艺术圈子。这次调往汝州,对于苏轼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环境和挑战。在这个背景下,苏轼写下了这首送别词,表达了他对王胜之的祝福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这首词中,苏轼以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描绘了金陵的美景,表达了对王胜之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黄州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才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词成为了苏轼贬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对友人的送别之作。它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这首词不仅是苏轼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思考和反思。它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珍视,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诗文: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相关标签:写人送别赞美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