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作者与友人的叙旧分别为主题,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内心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叹,过去的梦想和心事已被时间消磨,隐居的心事也变得徒然。接下来的三、四句描写了诗人来到嵩山后的情形,原本期待与旧友叙旧,但遗憾的是没有再见到他们。诗人看着嵩山三十六峰,不禁感叹青山依旧,但故人难求。这使他格外珍惜与杨山人的友情。
接下来的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具体时节和地点,开封二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春色使人欣喜,但也使人感伤,因为诗人即将在这个美丽的时节和地点告别朋友。春色越美,离别之情越深,诗人面对即将归嵩阳的故人和令人伤情的景致,不禁泪流满面。
七、八句使用了《击壤歌》的传说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杨山人隐居生活的羡慕。诗中提到的“凿井耕田”和“忘帝力”等词语,展示了杨山人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诗人对此表示欣羡。
最后两句描写了别离的情景,挚友分别,前路漫漫,离愁别绪涌上心头。诗人祝愿友人前路顺利,并表达了别后必然相忆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内心的依依惜别之情,写得婉转流畅,情深意切。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传说典故,表达了对友情和隐居生活的珍视和羡慕。整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