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花过雨的赏析

赏析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这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风雨和花朵的盛开,表达了催春来的意愿。词中的“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但燕子却无言以对。接着,词人提到了“旧巢无觅处”,没有直接说明原因,给人以思考的空间。有人认为,燕子的旧巢可以比喻为自己的故居,春天来了,但人却无处可归,表现了一种无家可归的飘泊之感。同时,这也寓意着家国之感,可以理解为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

下片中,词人描绘了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艰难时局。他问道:“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尖锐而深刻,指出了守边的士卒辛苦劳作,而那些在玉楼上享乐的将领们却不思抗敌,不关心士卒的境遇。这种苦乐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接下来,词人没有继续强调这种对比,也没有使用平淡无奇的文字来填充篇幅,而是以假设和推想的方式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这种结尾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通过这样的文字表达,词人展现了丰趣活泼的风格,同时也隐含了一个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渴望统一。词中的天真和风趣之间融入了一丝庄重和冷峻。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风雨和花朵的盛开,以及对燕子归来和旧巢无觅处的描写,表达了催春来和无家可归的飘泊之感。下片中,通过对比守边士卒和玉楼将领的境遇,展现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不平等。最后,以奇特的结尾,引发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整首词既有娱乐性又有思考性,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婉约春天爱国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