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溪夜行的赏析

赏析
《耒阳溪夜行》是张九龄的一首山水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的情景。与《浈阳峡》相比,这首诗更注重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全诗几乎每句都在描写景物,只有结尾一句以一个“愁”字点出了诗的主题。然而,诗中的明月、溪声、岚气、霜华、猿啼等景物都透露着诗人的愁思。情感与景物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清幽的意境。这几首山水诗中,张九龄的描写非常细腻,注重客观刻画,情感则没有直接表达,而是融入了景物之中。情景相得益彰,在艺术技巧上,受到了谢灵运的影响,显示出了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过渡的迹象。

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耒阳溪夜行》体现了陶渊明对张九龄的影响。张九龄一生积极投身于社会,没有陶渊明那种田园隐居的闲情逸致。然而,他却吸取了陶渊明田园诗对景物的描绘追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的特点,注重意境而不是细节,追求整体而不是细致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将其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这首诗对明月、岭树、溪声、岚气、霜华和猿声的描绘简练而淡雅,没有过多的细节刻画,色彩也是淡淡的,但却产生了高度传神的艺术效果。这种写景手法显示了陶渊明对张九龄的影响,也展示了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过渡的迹象。


诗文: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相关标签:写景旅途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