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客人东归故里为主题,通过描绘客人的归途和归后隐居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使整首诗意境深幽,给人以清新淡然之感。
首联中,诗人以“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开篇,点明了诗人送客东归故里的主题。诗人用“复”字表达了客人隐居乡里学采真之游的喜悦心情,而“江水迎君”则以景衬情,以水助兴,暗示客人归心似箭,归程不能迟缓。诗人通过这两句,将客人的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中,诗人称客人吃住在船上,即“不离青雀舫”,与前联中的江水“日夜流”相呼应,表达了客人归程迅疾的心情。诗人称客人的家在“白鸥洲”,赞美了客人的旅舟华美和家乡景色喜人。这里实际上也是在称赞客人自己。
颈联中,诗人想象客人回到家中后,贫玩山野的隐逸情景。诗人用“风吹山带遥知雨”来描绘客人看到的如画美景,表达了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客人身着荷裳,雅洁动人,荷裳沾湿甘露,显示了他对山野美景的喜爱。而寒凉的露水也提醒他寒秋已至,对其关爱有加。这两句表达了客人已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尾联中,诗人效仿陶渊明,乘着“篮舆”去探访陶的故居,乐而忘返。这既呼应了前两联的“采真游”,又点明了客人辞官归隐,回归自然,身心愉悦的状态。
综观全诗,前两联点明主旨,写归途中的情景,写景叙事明白晓畅。后两联写归后隐居中的生活情景,照应起句的“复得采真游”。其中,“林风吹山带遥知雨,君湿荷裳已报秋”两句,文笔省净,意境深幽,既有杜甫七律遗风,又有王维山水诗之韵味,颇见锻锤之功。尾联扣合渊明,用典贴切。整首诗境界清新,淡然有味,回味悠长,不愧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