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年时酒伴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怀人词的解读。词的作者在清明节前登临旧游之地时写下了这首词。整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以真挚深切的情感和浅近平实的语言,传达出作者的无限深情。

词的上片起首三句追忆往日的一次游宴。年时指的是当年,具体时间从下文得知是清明节。这三句以年时开头,雄浑刚劲,新颖别致。接下来两句则转述眼前的景色:此时已接近清明时节,春光明媚,地点是过去登临的地方,重游时景色如昔,但往日的酒伴却已远去,不能再一起游宴了。作者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引发了对同游者的思念之情。

过片则是通过这件事引发的感慨。作者首先感叹岁月如过眼云烟,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想前欢、尽成陈迹紧接上句: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欢乐赏心的时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往日的欢乐已成为陈旧的痕迹。这里引用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话: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接下来的几句登临恨无语中的登临指的是旧游之地,即上片第二句所提到的年时去处。无语是因为年时酒伴已经天涯为客,没有了可以倾诉心事的人。恨字不仅表达了对无法找到知己交谈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懊悔。结尾的把阑干暗拍是恨的表现形式,当作者凭倚在阑杆上,思绪万千涌上心头,满怀幽怨却无处发泄,只能暗自拍打阑杆来排遣。整首词通过动作描写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个心情苦闷的文人形象。


诗文: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相关标签:婉约怀人感叹时光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