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年时酒伴》原文赏析

  • shào
    nián
    ·
    nián
    shí
    jiǔ
    bàn
  • [
    sòng
    dài
    ]
    cáo
  • nián
    shí
    jiǔ
    bàn
    nián
    shí
    chù
    nián
    shí
    chūn
    qīng
    míng
    yòu
    jìn
    què
    tiān
    weí
  • niàn
    guò
    yǎn
    guāng
    yīn
    nán
    zài
    xiǎng
    qián
    huān
    jìn
    chéng
    chén
    dēng
    lín
    hèn
    lán
    gān
    àn
    paī

原文: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相关标签:婉约怀人感叹时光忆少年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怀人词的解读。词的作者在清明节前登临旧游之地时写下了这首词。整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以真挚深切的情感和浅近平实的语言,传达出作者的无限深情。

词的上片起首三句追忆往日的一次游宴。年时指的是当年,具体时间从下文得知是清明节。这三句以年时开头,雄浑刚劲,新颖别致。接下来两句则转述眼前的景色:此时已接近清明时节,春光明媚,地点是过去登临的地方,重游时景色如昔,但往日的酒伴却已远去,不能再一起游宴了。作者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引发了对同游者的思念之情。

过片则是通过这件事引发的感慨。作者首先感叹岁月如过眼云烟,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想前欢、尽成陈迹紧接上句: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欢乐赏心的时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往日的欢乐已成为陈旧的痕迹。这里引用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话: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接下来的几句登临恨无语中的登临指的是旧游之地,即上片第二句所提到的年时去处。无语是因为年时酒伴已经天涯为客,没有了可以倾诉心事的人。恨字不仅表达了对无法找到知己交谈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懊悔。结尾的把阑干暗拍是恨的表现形式,当作者凭倚在阑杆上,思绪万千涌上心头,满怀幽怨却无处发泄,只能暗自拍打阑杆来排遣。整首词通过动作描写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个心情苦闷的文人形象。 《忆少年·年时酒伴》赏析详情»

曹组

曹组是北宋时期的词人,出生和死亡的年份不详。他的字是元宠,出生地可能是颍昌(今河南许昌),也有一种说法是阳翟(今河南禹县)。曹组曾在官方职位上任职,被任命为睿思殿应制。由于他才华出众,深受宋徽宗的宠幸,还受命创作了《艮岳百咏》诗。据推测,他大约在徽宗末年去世。现存的曹组词共有36首。

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而著称,在北宋末期曾经广为传唱,但被认为是浅薄无聊的作品,许多人纷纷模仿他的风格。然而,在南宋初期,有些有见识的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批评,甚至鄙视他。曹组的一些词描写了他的流亡生活,表达了真切的感受,境界非常深远。无论是手法还是情感韵味,都与柳永的词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猜您喜欢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代 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薄幸·送安伯弟

宋代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宋代 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