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梅》原文赏析

  • shān
    ·
    meí
  • [
    sòng
    dài
    ]
    cáo
  • zhuāng
    zhēn
    tài
    zuò
    qiān
    huā
    zhú
    wài
    zhī
    xié
    xiǎng
    jiā
    rén
    tiān
    hán
    huáng
    hūn
    yuàn
    luò
    chù
    zhù
    qīng
    xiāng
    fēng
    xuě
    chuī
    chuī
    kuàng
    jiāng
    tóu
  • yuè
    biān
    shū
    yǐng
    mèng
    dào
    xiāo
    hún
    chù
    meí
    huáng
    shí
    yòu
    zuò
    lián
    xiān
    fāng
    shì
    gòng
    duàn
    yǒu
    qíng
    chóu
    xiāo
    shòu
    sǔn
    dōng
    yáng
    shì
    wèn
    huā
    zhī
    fǒu

原文: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咏物梅花赏花抒情蓦山溪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洗却胭脂铅粉,自有天然态度。一枝疏梅斜出竹外,有如佳人绝代,天寒日暮独倚修竹。黄昏院落,幽芳都无人赏,风细细,雪垂垂。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展现自然的态度。一枝疏梅斜斜地伸出竹林之外,宛如绝世佳人,寒冷的天气和傍晚的时光,她独自倚靠在修竹旁。黄昏时分的庭院,幽香却无人欣赏,微风轻轻吹拂,雪花纷纷飘落。江头的梅树芬芳更加冷落。

月下疏影多么清雅,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待到梅子欲黄时节,又该是阴雨连绵令人断肠。梅花一世孤芳自赏,让有情人愁闷悲伤,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般瘦损异常?
在月光下,疏疏落落的梅影显得多么清雅,但在梦中却禁不住让人心神惆怅。等到梅子快要变黄的时候,又会是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令人心碎。梅花一生都是独自欣赏自己的美丽,让有情人感到愁闷和悲伤,你可知道为了你,我像沈约一样瘦弱异常?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蓦溪山》。《清真集》收录在“大石调”中。这是一个由八十二个字组成的词牌,前片有六个仄韵,后片有四个仄韵。也有前片四个仄韵,后片三个仄韵的版本,被列为别格。
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铅花御:用脂粉化妆。铅华:脂粉。御:用。在这里指涂抹、修饰。
竹外一枝斜:引自苏轼的《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阁,竹外一枝斜更好。”
天寒日暮:出自杜甫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无处”句:意思是没有人欣赏。
“风细细”三句:意思是在风雪中,江边的梅花更加没有人来品味它的清香。
廉纤:细微、纤细,形容连绵不绝。引自韩愈的《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问蚯蚓鸣。”
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东阳:指南朝梁朝的沈约,曾任东阳太守。
东阳:指南朝梁朝的沈约,曾任东阳太守。这里指代作者自己,因为不得志而瘦弱异常。 《蓦山溪·梅》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在天寒日暮时分孤芳自赏。黄昏时的院落里,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况在村外江边的路上,寒风吹过,飞雪茫茫,景致难以言状。月光下疏影轻如梦,犹如美人在深深沉入梦境。当梅花将要结子时,又是连绵一片的烟雨。梅花孤芳自傲,只令人产生无穷的愁和情。我深情地询问梅花,你可知道,我全都是为了你,日日夜夜惟悴消瘦。

注释:
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
铅花御:用脂粉化妆。
廉纤:细微,纤细。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
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
东阳:南朝梁沈约,曾东阳守。 《蓦山溪·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曹组在一榻之外没有长物可供享用,却仍然贪婪地进食。这种情景反映了词人一直以来没有得到他人的赏识,内心感到愁闷和悲伤。然而,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词人恰好看到了白雪茫茫中的梅花,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蓦山溪·梅》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咏物词的解读。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梅花的孤傲独立,同时也暗喻了作者高风亮节的自我人格。

上片主要描写了梅花的姿态和高傲独立。词中写道:“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表达了梅花的天然本色,不需要任何装饰,展现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接着,词中运用了拟人的方式,将梅花比喻为一位幽独的佳人,从翠竹中斜伸出一枝,倚靠在修竹旁边,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姿态。接下来的“黄昏院落”五句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高洁品性,无论是在院落里还是在寒风吹过江边的白雪茫茫之上,孤芳自赏的寒梅都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高尚品质的歌颂。

下片则以梅花为起点,抒发了词人的情感。词中写道:“月边疏影”,将梅花的影子与月光相映成趣,凄清无比,如同美人进入梦境一般。接着,词中描述了花落结成梅子,将要变黄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梅花在遭受雪和雨的摧残后依然独立绽放的精神,令人敬佩。最后一句“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词人自比东阳,已经日渐消瘦,但仍然戏问花儿,展现出超尘脱俗、潇洒飘逸的气质。

整首词以清丽委婉的笔墨和细腻的笔触,咏叹了梅花的清芳做骨,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的梅花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带有一种期待被人赏识重用的渴望。 《蓦山溪·梅》赏析详情»

鉴赏

这首咏梅词以高洁的梅花品格和赏梅者的抑郁情怀为主题,被认为是古诗词中的一篇佳作。

词的开头直接写梅花,没有使用铺排衬托的手法。作者意在直接描写梅花的真态,不需要依赖于华丽的修饰。正如俞陛云先生所说:“此调佳处,在不用侔色揣称及譬喻衬托,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接着,词中使用了苏轼和杜甫的诗句:“竹外一枝斜更好。”“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些诗句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接下来,词中描绘了黄昏院落中的清香和细雪,展示了一幅梅花风雪景象。李攀龙在《草堂诗余集》中说:“白玉为骨冰为魂,耿耿独与参黄昏。其国色天香,方之佳人,幽趣何如?”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下片则表达了赏梅者即作者本人的抑郁心情。词中使用了月下的“疏影”、“梦魂”和“细雨”,营造出一种令人抑郁的氛围。末四句中,作者将自己比作南朝宋大臣沈约。沈约是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曾担任东阳太守,参与了萧衍的政治活动,但后来因为受到衍的嫉妒而忧郁而死。作者将自己与梅花和沈约视为一体,认为自己是“孤芳一世”,只有花能够理解自己。因此,作者以问花作结,使词笔生动有趣。正如沈飞际在《草堂诗余正集》中所说:“微思远致,愧黏题装饰者,结句清俊脱尘。”这些描写和比喻使词更加优美和脱俗。

总的来说,这首咏梅词通过描写梅花的高洁品格和赏梅者的抑郁情怀,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比喻,使词更加生动有趣。这首词被认为是古诗词中的一篇佳作。 《蓦山溪·梅》鉴赏详情»

曹组

曹组是北宋时期的词人,出生和死亡的年份不详。他的字是元宠,出生地可能是颍昌(今河南许昌),也有一种说法是阳翟(今河南禹县)。曹组曾在官方职位上任职,被任命为睿思殿应制。由于他才华出众,深受宋徽宗的宠幸,还受命创作了《艮岳百咏》诗。据推测,他大约在徽宗末年去世。现存的曹组词共有36首。

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而著称,在北宋末期曾经广为传唱,但被认为是浅薄无聊的作品,许多人纷纷模仿他的风格。然而,在南宋初期,有些有见识的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批评,甚至鄙视他。曹组的一些词描写了他的流亡生活,表达了真切的感受,境界非常深远。无论是手法还是情感韵味,都与柳永的词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猜您喜欢

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宋代 赵长卿

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
盈盈粉面香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定风波·红梅

宋代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观梅有感

元代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