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冰肌玉骨》原文赏析

  • dòng
    xiān
    ·
    bīng
  • [
    sòng
    dài
    ]
    shì
  • suì
    shí
    jiàn
    meí
    zhōu
    lǎo
    xìng
    zhū
    wàng
    míng
    nián
    jiǔ
    shí
    suì
    yán
    cháng
    suí
    shī
    shǔ
    zhǔ
    mèng
    chǎng
    gōng
    zhōng
    shǔ
    zhǔ
    huā
    ruǐ
    rén
    liáng
    chí
    shàng
    zuò
    zhū
    néng
    zhī
    jīn
    shí
    nián
    zhū
    jiǔ
    rén
    zhī
    zhě
    dàn
    shǒu
    liǎng
    xiá
    xún
    weì
    dòng
    xiān
    lìng
    nǎi
    weí
    zhī
    yún
    bīng
    qīng
    liáng
    hàn
    shuǐ
    diàn
    殿
    fēng
    lái
    àn
    xiāng
    mǎn
    xiù
    lián
    kaī
    diǎn
    míng
    yuè
    kuī
    rén
    rén
    weì
    qǐn
    zhěn
    chaī
    héng
    bìn
    luàn
  • lái
    xié
    shǒu
    tíng
    shēng
    shí
    jiàn
    shū
    xīng
    hàn
    shì
    wèn
    sān
    gēng
    jīn
    dàn
    shéng
    zhuàn
    dàn
    zhǐ
    西
    fēng
    shí
    lái
    yòu
    dào
    liú
    nián
    àn
    zhōng
    tōu
    huàn

原文: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女子生活感叹人生写景洞仙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的肌肤如同冰一般,身骨如同玉一般,自然而然地清凉无汗。宫殿里吹来清风,幽香弥漫。绣帘被风吹开,一线月光偷窥佳人。佳人还未入睡,她斜靠在绣枕上,发丝散乱。

他起身牵着她的小手,走出无声的庭院,随时可见流星穿过银河。问夜已深多久?已过了三更,月光暗淡,北斗星向下旋转。她掐着手指计算,秋风何时吹来,不知不觉间感到,岁月如流水,时间在暗暗变换。

注释:
洞仙歌:一种词牌名。
眉州:今天在四川眉山境内。
孟昶:五代时蜀国君主,统治了三十一年,后来国家灭亡降宋,对音律有深刻的了解,擅长填词。
花蕊夫人:孟昶的妃子,别号花蕊夫人;摩诃池:故址在今天的成都昭觉寺,建于隋代,到蜀国时曾改为宣华池。
具:通俱,表示都的意思。
足:补足。
冰肌:肌肤洁白如冰雪,《庄子·逍遥游》中有神人,肌肤如冰雪,绰约如处子。
水殿:建在摩诃池上的宫殿。
欹:斜靠。
河汉:银河。
金波:指月光;玉绳:星名,位于北斗星附近。
玉绳:星名。《太平御览·天部五》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玉之为言沟,刻也。瑕而不掩,折而不伤。”宋均注曰:“绳能直物,故名玉绳。沟,谓作器。”玉衡,北斗第五星也。秋夜半,玉绳渐自西北转,冉冉而降,时为夜深或近晓也。
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洞仙歌·冰肌玉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苏轼写作《水调歌头》的缘由。苏轼在小序中提到,他在七岁时曾听过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但四十年后,他只能模糊地记得前两句。于是,苏轼运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文思才力,补足了剩余部分,创作了这首词。这首词是在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写的,当时苏轼正谪居黄州。 《洞仙歌·冰肌玉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描述,该词描绘了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词人通过描写花蕊夫人的姿质和心灵的美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感叹。

文章首先描述了花蕊夫人在帘内欹枕的情景,通过描写她的绰约风姿和冰清玉润的特点,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接着,词人通过月亮的眼睛来窥探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来反衬她的美好。这部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女主人公的观察。

下片则直接描写了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一起纳凉的活动,展示了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通过描述二人静夜望星和月下徘徊的情意,词人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传神地揭示了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描写了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慨。整首词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来成为太祖的贵妃,据说还与太宗赵光义有瓜葛。尽管她与三个皇帝有绯闻,但苏轼却毫不避讳地将她刻画得几近仙女。这首词在宋朝广为传唱,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批评。 《洞仙歌·冰肌玉骨》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薄幸·送安伯弟

宋代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宋代 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宋代 贺铸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