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原文赏析

  • qián
  • [
    sòng
    dài
    ]
    shì
  • rén
    zhī
    qiū
    yuè
    wàng
    fàn
    zhōu
    yóu
    zhī
    xià
  • qīng
    fēng
    lái
    shuǐ
    xìng
  • jiǔ
    shǔ
    sòng
    míng
    yuè
    zhī
    shī
    yǎo
    tiǎo
    zhī
    zhāng
  • shào
    yān
    yuè
    chū
    dōng
    shān
    zhī
    shàng
    pái
    huái
    dǒu
    niú
    zhī
    jiān
  • bái
    lòu
    héng
    jiāng
    shuǐ
    guāng
    jiē
    tiān
  • zòng
    weǐ
    zhī
    suǒ
    líng
    wàn
    qǐng
    zhī
    máng
    rán
  • hào
    hào
    féng
    fēng
    ér
    zhī
    suǒ
    zhǐ
    piāo
    piāo
    shì
    huà
    ér
    dēng
    xiān
  • (
    féng
    tōng
    píng
    )
    shì
    yǐn
    jiǔ
    shèn
    kòu
    xián
    ér
    zhī
  • yuē
    guì
    zhào
    lán
    jiǎng
    kōng
    míng
    liú
    guāng
  • miǎo
    miǎo
    huái
    怀
    wàng
    meǐ
    rén
    tiān
    fāng
  • yǒu
    chuī
    dòng
    xiāo
    zhě
    ér
    zhī
  • shēng
    rán
    yuàn
    yīn
    niǎo
    niǎo
    jué
  • yōu
    zhī
    qián
    jiāo
    zhōu
    zhī
  • qiǎo
    rán
    zhèng
    jīn
    weī
    zuò
    ér
    wèn
    yuē
    weí
    rán
    yuē
    yuè
    míng
    xīng
    què
    nán
    feī
  • feī
    cáo
    mèng
    zhī
    shī
    西
    wàng
    xià
    kǒu
    dōng
    wàng
    chāng
    shān
    chuān
    xiāng
    móu
    cāng
    cāng
    feī
    mèng
    zhī
    kùn
    zhōu
    láng
    zhě
    fāng
    jīng
    zhōu
    xià
    jiāng
    líng
    shùn
    liú
    ér
    dōng
    zhú
    qiān
    jīng
    kōng
    shī
    jiǔ
    lín
    jiāng
    héng
    shuò
    shī
    shì
    zhī
    xióng
    ér
    jīn
    ān
    zài
    zaī
    kuàng
    qiáo
    jiāng
    zhǔ
    zhī
    shàng
    xiā
    ér
    yǒu
    鹿
    jià
    zhī
    biǎn
    zhōu
    páo
    zūn
    xiāng
    shǔ
  • yóu
    tiān
    miǎo
    cāng
    hǎi
    zhī
  • shēng
    zhī
    xiàn
    cháng
    jiāng
    zhī
    qióng
  • xié
    feī
    xiān
    áo
    yóu
    bào
    míng
    yuè
    ér
    cháng
    zhōng
  • zhī
    zhòu
    tuō
    xiǎng
    beī
    fēng
  • yuē
    zhī
    shuǐ
    yuè
    shì
    zhě
    ér
    weì
    cháng
    wǎng
    yíng
    zhě
    ér
    xiāo
    cháng
  • gài
    jiāng
    biàn
    zhě
    ér
    guān
    zhī
    tiān
    céng
    néng
    shùn
    biàn
    zhě
    ér
    guān
    zhī
    jiē
    jìn
    ér
    yòu
    xiàn
    qiě
    tiān
    zhī
    jiān
    yǒu
    zhǔ
    gǒu
    feī
    zhī
    suǒ
    yǒu
    suī
    háo
    ér
  • weí
    jiāng
    shàng
    zhī
    qīng
    fēng
    shān
    jiān
    zhī
    míng
    yuè
    ěr
    zhī
    ér
    weí
    shēng
    zhī
    ér
    chéng
    zhī
    jìn
    yòng
    zhī
    jié
  • shì
    zào
    zhě
    zhī
    jìn
    zàng
    ér
    zhī
    suǒ
    gòng
    shì
  • (
    gòng
    shì
    zuò
    gòng
    shí
    )
    ér
    xiào
    zhǎn
    gēng
    zhuó
  • yáo
    jìn
    beī
    pán
    láng
  • xiāng
    zhěn
    zhōu
    zhōng
    zhī
    dōng
    fāng
    zhī
    bái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 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 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相关标签:辞赋精选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饮酒感叹哲理

译文及注释

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前赤壁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赤壁赋》是苏轼在他一生中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创作的。公元1079年,苏轼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写下了《湖州谢上表》,遭到御史的弹劾并被指控诽谤朝廷的罪名,随后被捕入狱,这一事件被称为“乌台诗案”。在狱中,苏轼经历了多次的审讯和折磨。然而,在当年的十二月,经过多方的营救,他终于获释,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且被限制了很多自由,例如不能签署公事,不能擅自离开安置地。这种生活无疑是一种类似于“半犯人”的管制生活。

在元丰五年,苏轼两次泛游赤壁,分别是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他在这两次游览中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文,后人将第一篇称为《赤壁赋》,第二篇称为《后赤壁赋》。这两篇赋文是苏轼在经历了困难和痛苦之后,通过游览赤壁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理解。这两篇赋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了苏轼创作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前赤壁赋》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美人而未能得到,作者的心情愈发悲凉。而与作者相对的是朋友们的箫声,箫声悲凉,如泣如诉,与作者的欢乐形成鲜明的对比。箫声的悲凉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无奈和痛苦的抒发。这一段通过对欢乐与悲凉的对比,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们在月夜泛舟中的情感交融和思想碰撞,使整篇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段,写作者的怀古伤今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在欢乐与悲凉的交织中,不禁怀念起古代的英雄和辉煌的历史。他以赤壁为背景,回忆起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争,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他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理解。他认为,人生的经历和感悟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认识,也是创作的源泉。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生的思考,达到了对人生的超越和对命运的解脱。最后,他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君子之道,是以知止”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对命运的接受。

整篇文章通过对月夜泛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从最初的舒畅和欢乐,到后来的悲凉和思考,最终达到了对人生的超越和对命运的接受。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情景描写生动,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这篇文章在中国文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后来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前赤壁赋》鉴赏详情»

文言现象

之尊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亲近。
今义:表示对对方的称呼,常用于亲密关系中。
5、(纵)一苇之所如
古义:放任,任凭。
今义:表示按照某种方式行动。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古义:形容气势恢宏,磅礴。
今义:形容飘逸,轻盈。
7、(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古义:形容超然物外,独立不群。
今义:形容心情愉悦,轻松自在。
8、(抱)明月而长终
古义:拥抱,依偎。
今义:持有,保持。
9、而卒莫消(长)也
古义:增加,扩大。
今义:持续,不断。
10、(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古义:对人的尊称,表示亲近和敬重。
今义:表示对某人的称呼,常用于亲密关系中。
11、月出于东山之(上)
古义:表示位置在某个地方之上。
今义:表示时间在某个时刻之后。
12、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表示位置在某个地方之间。
今义:表示时间在某个时刻之间。
1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古义:表示疑问,用于反问句中。
今义:表示疑问,用于陈述句中。
14、托遗响于悲(风)
古义:依托,寄托。
今义:传递,传承。
15、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16、扣舷而歌(之)
古义:敲打,击打。
今义:唱歌,歌唱。 《前赤壁赋》文言现象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题西林壁

宋代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蝶恋花·春景

宋代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