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中秋月》原文赏析

  • yáng
    guān
    ·
    zhōng
    qiū
    yuè
  • [
    sòng
    dài
    ]
    shì
  • zhōng
    qiū
    zuò
    běn
    míng
    xiǎo
    qín
    wáng
    qiāng
    yáng
    guān
    yún
    shōu
    jìn
    qīng
    hán
    yín
    hàn
    shēng
    zhuàn
    pán
  • shēng
    cháng
    hǎo
    míng
    yuè
    míng
    nián
    chù
    kàn

原文: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中秋节月亮离别阳关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注释:
阳关曲:本名《渭城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
银汉:银河。
玉盘:喻月。 《阳关曲·中秋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二

晚上,云雾渐渐散去,高空中弥漫着一片清冷的气息。银河静静地流淌,天空中缓缓移动着一轮洁白如玉的圆盘。

这一生中的这个夜晚是如此美好,但它的美好并不容易持续。明年的明月将在何处展现它的美丽呢? 《阳关曲·中秋月》译文二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的徐州。在这一年的二月,苏辙与他的胞弟苏轼(字东坡)相见,七年来首次重逢。四月间,苏辙陪伴着苏轼一同前往徐州。直到八月中秋之后,他们才离开徐州,结束了这次难得的相聚。

这次相聚对于兄弟俩来说,意义非凡。七年的分离让他们思念彼此,渴望再次相聚。终于,在这个特殊的中秋节,他们有了机会共度时光。这次相聚不仅是兄弟之间的亲情交流,也是两位文学家的心灵碰撞。

苏辙和苏轼都是当时文坛上的重要人物。苏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散文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才华闻名。苏轼则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词和散文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两位兄弟都对文学有着深厚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的相聚必然会带来灵感的碰撞和创作的火花。

徐州作为这次相聚的地点,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徐州是苏辙的故乡,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苏轼则是因为苏辙的陪伴才来到徐州,这里成为他们共同回忆的地方。徐州的美景和历史底蕴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这次相聚的背景是充满温情和期待的。兄弟俩七年的分离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相聚时光。他们在徐州共度中秋,相互交流文学心得,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这次相聚不仅是兄弟之间的重逢,也是两位文学家的创作交流和灵感碰撞。这段特殊的背景为他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和灵感,也成为他们文学生涯中的一段重要回忆。 《阳关曲·中秋月》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浮之意。词人在赏月的同时,也在思考未来的离别和相聚之处。

整首词以描写月亮为主线,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景的赞叹和对离别的感慨。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波折的手法,通过描述夜幕降临、云气收敛、月光明亮等细节,使读者感受到了中秋月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词人也通过对兄弟团聚和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离别的无奈和思考。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词人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使读者在赏月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整首词既有赏心悦目之意,又有离别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阳关曲·中秋月》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代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