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冰肌玉骨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描述,该词描绘了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词人通过描写花蕊夫人的姿质和心灵的美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感叹。

文章首先描述了花蕊夫人在帘内欹枕的情景,通过描写她的绰约风姿和冰清玉润的特点,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接着,词人通过月亮的眼睛来窥探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来反衬她的美好。这部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女主人公的观察。

下片则直接描写了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一起纳凉的活动,展示了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通过描述二人静夜望星和月下徘徊的情意,词人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传神地揭示了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描写了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慨。整首词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来成为太祖的贵妃,据说还与太宗赵光义有瓜葛。尽管她与三个皇帝有绯闻,但苏轼却毫不避讳地将她刻画得几近仙女。这首词在宋朝广为传唱,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批评。


诗文: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女子生活感叹人生写景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