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政论文是一篇赠序体的作品,作者针对中唐时期社会上贪官污吏横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进步的观点,即“官为民役”。作者认为,官吏与人民之间应该是雇佣与被雇佣、主人与奴仆的关系。官吏必须勤勉工作,早起晚归,努力思考,劳心劳力,以实现讼者平、赋者均的目标。如果官吏消极怠惰,甚至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人民就有权利像对待不称职的奴仆那样惩罚和罢免他们。
尽管这种政治理想在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社会中无法实现,但它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整篇文章以送别为开篇,以送别为结尾,中间通过送别来论述吏治问题,使整篇文章首尾呼应,紧扣文题。文章中运用了“官为民役”的比喻,合情合理,见解卓越。
这篇政论文通过对中唐时期社会现状的批判,提出了一种进步的政治观点,强调了官吏应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尽管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中难以实现,但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公正和平等的渴望。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它记录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