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七绝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傍晚,独自到江边散步。诗人描述了洪水泛滥的景象,连村旁的小路都被淹没,漂浮的木筏被冲散,有些高挂在岸边的树枝上。这说明雨下得太猛,时间太久,诗人在屋里被困得太久了。久雨初晴,诗人迫不及待地想到江边散步,放松自己被压抑的心情。
第二句中的“独”字非常巧妙,既是写实,也是写虚。写实地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散步,写虚地指代了诗人的朋友们都被发配到偏远的州府,诗人孤身一人来到永州,感到势单力薄,难以再成气候。
第四句中的“在”字用得鲜活,木筏本应漂浮在水中,但此刻被洪水冲到岸边的树上。这三个字“在高树”让人感慨万分,凸显出凄凉和伤感。
永州是湖南省的西南部,每年春夏两季雨水特别多。结合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舜庙祈晴文》,可以看出诗人对于雨水带来的灾害和百姓的苦难有着深刻的同情。诗人在《雨晴至江渡》中表达了自己久雨蛰居之苦、远谪漂泊之痛、同情百姓遭遇的忧患意识,以及对自己抱负无法实现的愤激心情。
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采用了小中见大、平淡中寓含深意的写作手法。虽然四句都是写景,但字字皆在抒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这首诗简短而精练,字字珠玑,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诗文: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