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的分析和解读。词的上片着重描写景色,将情感融入景色之中;下片则抒发情感,表达了对仕途险恶和中原未复的失望和困惑。

文章首先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深秋之夜的景色,通过描写雨檐滴水和蟋蟀鸣叫,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个宁静的境界。这种描写与梁代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相似之处,都展现了静与动、动与静的对比,给整篇词注入了活力。同时,词中的“啼”字和“落”字也增添了动感。

接下来的“乍凉”二句将描写的重点转移到了室内,描述了秋雨连绵的情景。通过描写香炉散发的烟缕和萦绕在屏风上的烟雾,词人将听觉、感觉和视觉融合在一起,增强了立体感,同时也强化了秋夜清冷和孤独寂静的氛围。

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内心深处无法直言的思绪。通过比喻“归鸿”,词人表达了心事难以寄托的感受。词中的“秋云薄”引用了杜甫的《秋霁》中的诗句,表达了词人对征鸿情感淡薄的埋怨。最后的“书难托”三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征鸿不传书信和金兵占领中原的背景,以及词人难以寄言的困境。

整篇赏析通过对词中描写景色和抒发情感的分析,展示了词人对仕途险恶和中原未复的失望和困惑。同时,词中的引用和比喻也增添了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色彩。


诗文: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仕途惆怅情怀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