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立秋前一日》是一首表达失志不遇和无望的诗歌。诗人李益通过描写自己镜中的面容和对秋风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无望的感受。
诗中的第一句“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镜子”暗示了诗人对于立秋这个节气的悲伤和对自己衰老的认知。诗人看到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并不感到惊讶或悲伤,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自嘲。他认为镜中的面容只是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不必再去想过去的事情,让它们留在镜子里。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必须面对未来,走向前途,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觉得明天和今天没有什么不同,过去已经失去了,未来也没有什么可以追求或失去的。他认为时光无情,秋风一起,万物凋零,他的命运也如此,无法超脱,无法选择。在这个立秋之年,他怀着被失望凉却的心,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
诗题“立秋前一日”明确了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喻寓意在悲秋。诗中通过“览镜”来比喻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前两句概括了失志的过去,后两句抒写了无望的未来。诗中的具体形象如镜中的面容、两鬓如雪和对秋风的思考,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遭遇和前途的无奈。这些比喻既明确又含蓄,使整篇诗既有实感又富有意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总的来说,《立秋前一日》通过描写诗人镜中的面容和对秋风的思考,表达了失志不遇和无望的情感。诗中的比喻寓意深刻,既表达了诗人的遭遇和感受,又展示了他对于人生的冷静和清醒。整篇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