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苏轼的一首词作,通过描写颍河的景致和对恩师欧阳修的思念,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词的上片以颍河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泛舟颍河时的景色。词开头的“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交代了作者到达颍州时正值深秋,颍河失去了春夏时期的波澜壮阔,变得温婉细流。作者将河水拟人化,形容其潺潺的水声如同怨如慕,与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相呼应,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下片的体例与上片相似,同样以景物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思念。词中的“佳人尤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表达了颍州人对欧阳修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恩师的深切思念。词中提到欧阳修在颍州期间建树颇多,深得当地人的敬重与爱戴。四十三年转瞬即逝,恩师也已经去世多年,作者对时光的无情和对恩师的怀念之情感到了令人动容的地步。
词的结尾处,作者进一步明确了主旨。“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表示,四十三年过去了,还能记得欧阳修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唯有作者与西湖水底的明月一起,永远怀念着恩师。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首词以委婉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颍河的景致和对恩师的怀念,词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敬仰和对时光的感慨。整首词情深意长,清丽凄恻,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词人才华和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