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原文赏析

  • lán
    huā
    lìng
    ·
    ōu
    gōng
    西
    yùn
  • [
    sòng
    dài
    ]
    shì
  • shuāng
    shī
    cháng
    huái
    kuò
    kōng
    tīng
    chán
    chán
    qīng
    yǐng
    jiā
    rén
    yóu
    chàng
    zuì
    wēng
    shí
    sān
    nián
    diàn
  • cǎo
    tóu
    qiū
    lòu
    liú
    zhū
    huá
    sān
    yíng
    yíng
    hái
    èr
    tóng
    shì
    shí
    wēng
    rén
    weí
    yǒu
    西
    yuè

原文: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相关标签:感慨思念怀念恩师木兰花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注释:
次……韵:依次用所和诗的韵作诗,也称为步韵。
欧公:指欧阳修。
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长淮:淮河。刘长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清颍: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苏辙《鲜于子骏谏议哀辞》:“登嵩高兮扪天,涉清颖兮波澜。”
咽:读“yè”。
佳人:颍州地区的歌女。
醉翁词:指欧阳修在颖州做太守时,所写的歌咏颖州西湖的一些词。
四十三年: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词,到苏东坡次韵作此篇时正好四十三年。
电抹:如一抹闪电,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吴潜《满江红》:“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三五:十五日。李益《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盈盈:美好的样子。
二八:十六日。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苏轼的文人,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时,来到颍州游览西湖。苏轼和欧阳修是师生关系,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在游览西湖的过程中,苏轼想起了欧阳修曾经咏颍州西湖的《木兰花令》词。为了怀念欧阳修,苏轼决定步其韵和作一首追和之词。这首词是苏轼对欧阳修的致敬和怀念之作。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苏轼的一首词作,通过描写颍河的景致和对恩师欧阳修的思念,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词的上片以颍河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泛舟颍河时的景色。词开头的“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交代了作者到达颍州时正值深秋,颍河失去了春夏时期的波澜壮阔,变得温婉细流。作者将河水拟人化,形容其潺潺的水声如同怨如慕,与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相呼应,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下片的体例与上片相似,同样以景物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思念。词中的“佳人尤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表达了颍州人对欧阳修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恩师的深切思念。词中提到欧阳修在颍州期间建树颇多,深得当地人的敬重与爱戴。四十三年转瞬即逝,恩师也已经去世多年,作者对时光的无情和对恩师的怀念之情感到了令人动容的地步。

词的结尾处,作者进一步明确了主旨。“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表示,四十三年过去了,还能记得欧阳修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唯有作者与西湖水底的明月一起,永远怀念着恩师。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首词以委婉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颍河的景致和对恩师的怀念,词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敬仰和对时光的感慨。整首词情深意长,清丽凄恻,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词人才华和对恩师的深深怀念之情。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木兰花令(仙吕调)

宋代 柳永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引断。

木兰花令

宋代 黄庭坚

黄金捍拨春风手。帘幕重重音韵透。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黄鹂鸣翠柳。
晓妆未惬梅添就。玉笋捧杯离钿袖。会拚千日笑尊前,他日相思空损寿

木兰花令

元代 仇远

月堕觚棱寒鹊起。露拭秋空清似水。西风昨起过江南,红叶黄芜三四里。
香莼先近幽人齿。断杵偏来征客耳。沧洲无路迷将归,□叠楚山□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