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这篇文章以金陵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界的轮换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一种怀旧情结。作者在全词的结尾再次回到金陵景物,与篇首的“倦客又此凭高”形成呼应,展示了登高远眺的场景。同时,作者通过“春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这句描写,强调了自然界的不变和恒久存在。
文章中的怀旧情结是整篇的一个总结,具有深刻的意义。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作者暗示了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的岁月的思考。钟山作为景物的象征,依旧屹立不倒,但人事已经不再,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
整篇文章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事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怀旧情结使得文章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会被作者的思考所触动,引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怀旧情结。作者通过对金陵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不变和恒久存在,与此同时,通过对人事的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怀旧情结使得文章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引发读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诗文: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
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
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
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
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
伤心千古,泪痕如洗。
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
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谩沉江底。
挥羽扇,障西尘,便好角巾私第。
清谈到底成何事?回首新亭,风景今如此。
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真儿戏。
东风岁岁还来,吹入钟山,几重苍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