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的方式,回顾了北宋一代的兴亡,并批判了北宋开国后对敌退让求和的妥协政策。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的激情。

首联直接指出了宋太祖曾有收取幽燕的意图,但却未能实现,而后代的统治者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无法继承伐燕的遗志。

颔联中,诗人用两个地名构成对仗,指出北宋虽然有统一之名,却没有统一之实,没有收复沦陷的国土,只是空有虚名。

颈联举出两个具体事例构成对仗,指出开国大臣本无统一大志,而后来的真宗在战争胜利时,却订出了屈辱求和的城渊之盟,即澶渊和约,这个和约成为了百年来的耻笑。

尾联中,诗人议论作结,指出辽金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靖康南渡,界河南移,这一切的结果并不完全归咎于徽宗,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和一味妥协退让才是直接原因。

整首诗以议论的方式入诗,但并非抽象的议论,而是通过诗的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贴切地表达了北宋的兴亡,并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诗中不仅进行了客观的剖析,还注入了强烈的抒情,表达了深刻而沉痛的爱国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北宋一代的兴亡进行回顾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激情,同时也对北宋开国后的妥协政策进行了严正的批评。


诗文: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相关标签:兴衰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