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原文赏析

  • bái
    gōu
  • [
    yuán
    dài
    ]
    liú
    yīn
  • bǎo
    zàng
    shān
    gōng
    ér
    sūn
    shuí
    shì
    chū
    qún
    xióng
  • yōu
    yàn
    zhào
    zhōng
    tiān
    yuè
    fēng
    peì
    kōng
    hǎi
    neì
    fēng
  • zhào
    yuán
    fāng
    zhì
    chán
    yuān
    kān
    xiào
    bǎi
    nián
    gōng
  • bái
    gōu
    xiàng
    jiāng
    huái
    zhǐ
    zuì
    xuān
    weì
    gōng

原文: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相关标签:兴衰历史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宝符藏山自可取,可子孙中谁是杰出英雄。
宝符藏山:指赵普在《史记·赵世家》中所提到的宝符藏山,意为可以从中寻找杰出的英雄。
宋朝明月照不到幽燕,没有刘邦的功业何必空唱《大风歌》。
幽燕: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在五代时期,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建立后晋王朝。
空唱《大风歌》:意为宋太祖没有像刘邦那样取得辉煌的功业,所以唱《大风歌》是徒然的。
赵普反对宋太祖收复幽燕本无四方志,可笑求和的“澶渊之盟”竞成百年丰功。
赵普:北宋时期的大臣,曾任宰相。
澶渊之盟:指北宋与辽所订立的和约。
辽金侵入中原江淮已成为宋金国界,只归罪于宋徽宗亡国恐怕未必公允。
辽金:指辽朝和金朝。他们入侵中原和江淮地区,使得宋朝和金朝的边界形成。
宋徽宗:北宋时期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宣和时期。 《白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在南宋时期,中原地区失陷,北方的辽国逐渐扩张,使得原本作为界河的白沟河被迫南移至淮河。这一事件对于南宋王朝来说,是一种屈辱的历史。诗人在途经白沟时,深感这一界河南移的事实,于是借此来评论宋王朝的屈辱史,并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这首诗。尽管具体的创作年份不详,但这首诗通过描绘白沟河的南移,表达了诗人对于南宋王朝的屈辱和无奈之情。 《白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的方式,回顾了北宋一代的兴亡,并批判了北宋开国后对敌退让求和的妥协政策。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的激情。

首联直接指出了宋太祖曾有收取幽燕的意图,但却未能实现,而后代的统治者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无法继承伐燕的遗志。

颔联中,诗人用两个地名构成对仗,指出北宋虽然有统一之名,却没有统一之实,没有收复沦陷的国土,只是空有虚名。

颈联举出两个具体事例构成对仗,指出开国大臣本无统一大志,而后来的真宗在战争胜利时,却订出了屈辱求和的城渊之盟,即澶渊和约,这个和约成为了百年来的耻笑。

尾联中,诗人议论作结,指出辽金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靖康南渡,界河南移,这一切的结果并不完全归咎于徽宗,北宋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和一味妥协退让才是直接原因。

整首诗以议论的方式入诗,但并非抽象的议论,而是通过诗的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贴切地表达了北宋的兴亡,并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诗中不仅进行了客观的剖析,还注入了强烈的抒情,表达了深刻而沉痛的爱国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北宋一代的兴亡进行回顾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激情,同时也对北宋开国后的妥协政策进行了严正的批评。 《白沟》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刘因的照片
刘因

刘因(1249~1293)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的字是梦吉,号是静修。刘因出生在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从小就显示出了卓越的才华。他在3岁的时候就能识字,6岁能作诗,10岁能写文章,写作的水平令人惊叹。年仅20岁时,他的才华已经出众,但他的性格却不愿妥协。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仍然教授学生,并且他的学生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由于他喜爱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之言,他给自己的居所题写了“静修”的名字。

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刘因应召入朝,担任承德郎和右赞善大夫的职位。然而不久之后,他以母亲生病为借口辞去官职回家。母亲去世后,他守丧在家。到了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次派使者召回刘因担任官职,但他以疾病为由辞去了这个职位。刘因去世后,被追赠为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并且被追封为“容城郡公”,谥号为“文靖”。

明朝时,县官和乡绅为刘因建立了祠堂,以纪念他的功绩。

猜您喜欢

寓言三首·其一

唐代 李白

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
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
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
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
金滕若不启,忠信谁明之。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宋代 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山鹧鸪词

唐代 李白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
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