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的风景和情绪。词人在北宋灭亡后南渡江南,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这首词具有与一般的羁旅之作不同的特点。
上片描写了旅途中的景色。词人在早晨出发时,天空中还挂着斜月,驿路上映照着斜月的寒光,溪桥上还凝结着一层晓霜。词人只用了一个“度”字来描述自己的动作,但第一句已经暗含了他的早行。这两句的意境与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相似,但温庭筠的诗句直接点出了客行悲故乡的情感,而吕本中的词则更多地将羁旅之意融入到“驿路”和“晓霜”中。此外,“晓霜”也点出了时令,为下文的“残菊”做铺垫。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这两句描写了词人在路旁农舍外看到的一枝残菊。词人看到这景象,想起当天是重阳佳节,应该是饮酒赏菊的时候,但他却在乱山深处的旅途中度过了这个节日。上句是词人在旅途中所见,下句是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感慨。对于有家难归的词人来说,思念亲人和故乡是常态,而这次重阳节更加深了他对家国沦亡的痛苦。但词人并没有直接点破这种痛苦,只是用“乱山深处过重阳”一语轻描淡写地带过,留待下片集中抒发感慨。这两句通过残菊联想到重阳,再由重阳想到眼前的处境和沦亡的故乡,词人的思绪曲折而感慨万千,但他的表达却自然爽利。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下片的前两句,描写了词人在夜间他乡客宿时的情景。由于心事重重,词人总是无法入睡,所以说“元无梦”;正因为深夜不能入睡,他感到秋夜漫长,所以说“寒更每自长”。句中的“每”字表明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羁旅中常有的。词人用“元”、“每”这两个字,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他的凄凉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景色和词人的情绪,表达了他对家乡和故国的思念和痛苦。词人的思绪曲折而感慨万千,但他的表达却自然爽利,给人以深深的感受。这首词在描写羁旅之苦的同时,也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对美的敏感。